英特尔总部设在加州圣克拉拉,美光总部设在爱达荷州博伊西。与很多竞争对手不同,他们的大部分芯片都在美国制造,几乎所有研发工作也都在美国进行。他们研发3D存储芯片的举措彰显出业务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全球力量对芯片业的推动。

李海的IM Flash工厂座落于瓦萨奇山脉脚下。2015年,全世界只有大约13%的芯片在美国制造。相比之下,1990年却高达30%。
李海的IM Flash工厂建于1994年,是美光在博伊西以外地区建造的第一家工厂。2005年,英特尔和美光达成工厂扩建合作协议,在IM Flash制造闪存芯片,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过去11年,两家公司共同研发最新型存储技术——3D XPoint。这一设计将电脑的超快工作存储器和较为缓慢的长期存储功能集于一身,目标客户是脸书、高盛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这些公司需要以极快的速度对海量数据进行可靠处理。市场研究公司Real World Technologies的首席分析师大卫·坎特表示这项技术——首批客户仍在进行测试——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能够改变计算处理方式。”
虽然研发了新型芯片技术,但最初的产品造价可能过高。李海的IM Flash工厂将继续制造传统的廉价2D存储芯片,同时逐渐扩大新型芯片的产量。英特尔和美光也将目光投向外国工厂,在其他产品身上下注,比如造价较低、性能稍差的3D闪存芯片。他们的目标市场往往渴望拥有更高性能,同时又不希望付出高昂成本引入最先进技术。在芯片业,这个市场仍占很大份额。
担心贸易战

闪存芯片。IM Flash工厂是英特尔和美光科技的合资企业,由他们共同经营和管理。
美光投入40亿美元扩建新加坡的一家工厂,制造3D闪存芯片,并于2016年开始对外销售。英特尔改造了10年前在中国大连建造的一家老工厂,生产先进的3D闪存芯片。英特尔的史密斯表示:“中国是我们的最大市场。将部分制造业务放在中国是一个明智选择。”
中国是英特尔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美国的国家安全法规限制出口特定的美国芯片技术,但这家公司找到了其他途径在中国拓展业务。中国的电脑和智能手机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英特尔收购了清华紫光20%的股份。紫光隶属于一家国有企业,对发展中国芯片业抱有雄心壮志。英特尔还在中国达成了一项15亿美元的交易,其中一部分内容是,英特尔将获得中国芯片制造商展讯通信的股份,作为交换条件,允许展讯使用其部分老技术,用于生产SoC芯片。
存储芯片制造中。美光科技的新型存储产品战略负责人乔恩·卡特表示,IM Flash工厂制造的存储芯片“或许是过去20年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进步之一”。
中国是美国芯片的最大买家。由于特朗普威胁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美国芯片业陷入担忧。此外,芯片制造商还认为中国有时“打压”美国企业,促使他们寄希望于华盛顿,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2015年,一家中国公司希望以2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光,但遭到拒绝。英特尔和美光表示决心将大部分芯片制造业务留在美国。
IM Flash员工鲍勃·马格内斯对未来充满乐观,但他同时也意识到美国芯片业十分脆弱。马格内斯负责操作硅片蚀刻抛光设备。在芯片业,他已经工作了25个年头,见证了很多公司为应对芯片制造业的残酷现实,不得不裁员甚至将工厂转移到海外。他说:“我工作过的很多公司都在走向死亡,其中有两家已经破产。现在的芯片价格实在太便宜了。”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