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国际照明巨头离场 中国LED产业危机并存?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9日 [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网讯 [点击率]:2667
【导读】: 继欧司朗、飞利浦计划“卖身”之后,另一国际照明巨头GE也在近日传出将全面退出亚洲市场的消息。GE的仓促撤退不仅给中国经销商们带来了重重困惑,更是在照明业界掀起了一番巨浪。一时间,关于国际巨头未来发...

  此外,包括欧司朗、飞利浦在内的巨头也都在加大力度发展室内定位照明市场。
 
  GE也有自己的打算。今年2月,GE照明决定,在接下来的1年中,逐步淘汰在美国销售的CFL(紧凑型荧光灯)灯泡,以LED灯泡代替。该公司的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未来,GE照明将完全专注于创新和LED技术,到2020年,LED灯将占据美国市场的一半和全球照明收入的80%将来自LED。”

  从上述声明中可见,与同为国际巨头的飞利浦照明类似,GE照明在提升LED市场渗透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智能互联技术的发展,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聚集更多的资源在产业链的高端部分——智能照明。

  危险与机遇并存

  从巨头们的举动中不难看出,飞利浦、欧司朗甚至GE照明放弃的只是低端照明市场,而未来,他们将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高端市场中。对于不少同行认为的,巨头们退出是由于丧失优势和竞争力、未来LED主导权将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勇于“断尾”的巨头们将彻底颠覆照明行业。

  诚然,国际巨头所进行的系列调整,均与中国LED产业的“崛起”不无关系。事实上,拥有全球最大的LED照明生产和应用市场的中国,凭借着其低成本和高效率等优势,已迅速占领世界LED市场,并带给传统巨头们巨大的冲击。这从CREE出售旗下功率与射频业务子公司Wolfspeed,以专注于LED技术创新中可见端倪。

  继上一财年照明产品收入下滑之后,2016财年CREE总收入为16.2亿美元,与2015财年相比下降1%。2016财年(GAAP)净亏损为2200万美元。

  对于CREE来说,中国市场带来的挑战也是十分巨大的。在三安、华灿等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奋起直追的当下,一度高速奔跑的CREE也难以摆脱增速放缓的困境。更具挑战性的是,近年来中国本土LED企业掀起的海外收购热潮,这对于很多原本具有技术、专利、海外渠道优势的跨国企业来说,恐怕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但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目前中国LED在技术创新、专利封锁以及品牌上的短板和缺失。中国的优势在于“制造”而非“智造”,虽然通过收购海外标的能弥补部分短板,但收购之后的融合、管理以及品牌塑造能力仍然不容乐观。

  因此,国际巨头们的退出对于中国LED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以此契机夺得国外LED企业的技术、专利甚至渠道;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善于以技术创新敲开市场的巨头们对高端市场的争夺。

  未来,LED照明市场的“江湖”,仍然是一场技术的比拼、一场创新的博弈,只有技术创新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