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直击传统BT模式的痛点,在项目初始阶段,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一方面分散政府风险,一方面增加企业在城市视频监控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望成为城市视频监控建设的主流项目形式。
以一个典型的安防项目为例,安防PPP模式可以描述为:
①政府及社会资本以一定比例成立项目公司(SPV)。
②由项目公司负责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
③项目初始资金来源:政府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和其他股权投资(PPP基金、社保、理财)等,银行贷款占其中大部分。
④项目营运资金来源:政府按运营进度向SPV给付项目费用
⑤项目盈利模式:由于视频监控项目本身无盈利,政府采用服务费模式按期向SPV给付服务费,社会资本收取固定的股权收益。
安防PPP项目蓄势待发
在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动下,今年PPP项目加快落地,各地地方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达到10.6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564个,投资额增加1.8万亿元。
安防PPP项目同样处于加速推进阶段,伴随政府对PPP项目的大力支持,我们认为安防PPP项目即将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根据2016年预算草案,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余额限额合计约17.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缺口仍然很大。政府依然是安防产业最大客户,但如果以财政支出方式支持安防建设,政府压力巨大。
目前广泛采用BT模式进行安防项目融资,即政府将视频监控项目移交给企业实施,企业通过自有资金(融资)进行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完毕后企业向政府移交项目,政府回款。
BT项目确实解决了政府短期资金困难的问题,但无论BT模式还是政府直投目前都存在较多限制。
对于政府:BT模式实质上只是暂时转移了财政投入压力,但依然背着长期债务;项目建成转交后,项目运营难、管理难也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企业:项目需要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政府回款率低,项目回报率偏低等问题导致企业参与意愿不强。
安企电商思维O20
今年一二季度国内O2O平台上民用安防同期增长15%,全年增幅有望超过30%,甚至50%。
O2O是什么?O2O即OnlineTo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简单的说就是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
国内安防市场最大特征便是不缺产品,不缺资金,缺的是渠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随着民用安防市场大门的打开,可以说谁先占了渠道先机,谁将领跑市场。安防电商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B2B与B2C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交易,而缺少关怀用户体验,厂家也无法能第一时间获得用户的真实体验改进产品。而O2O思维在安防界萌芽,正好填补这一空缺。O2O巧妙地规避了线上与线下销售的缺点,它是渠道和产品线变革的一种创新,符合未来全方位、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网络产品将首次超越模拟?
今年模拟高清方案层出不穷,既有老而弥坚的960H,也有新生军如HTVI、AHD、HTCVI等不断冲击,群雄逐鹿。虽然网络监控保持着增速没有减退,但其暴露出的问题仍然不然小觑。一是带宽问题。虽然随着4G的商用化,能解决带宽问题,但4G要普及需要的是一段不短的时间;H.265技术的出现,能有效降低带宽,目前市场也出现了该技术的摄像机,虽然未来前景很好,但依然面临着外部支持条件及技术普及时间的限制。二是网络安全及存储问题。虽然云的技术能有效解决存储的问题,但从最近爆发的ICloud事件来看,云的安全性仍待改善。
高规格、低价趋势冲击设备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为厂商技术的成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发展速度快于市场发展速度,低价成必然趋势;二为厂商为快速占据市场加上渠道向厂家施压,“以本伤人”的经营策略。
无论是哪种原因,价格的走低,必然会迫使一些小厂商无路可走,但这样的趋势真的有利可图吗?前面已经讲到,价格的降低使企业产品快速占据市场,虽然自身利润缩水了,但却用自身技术优势有效打击其他竞争者。
专业市场的饱和
深圳作为安防之都,曾经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而如今,不少厂家一说起深圳厂商却有如“谈虎色变”。八月开始,深圳安防企业陆陆续续传来倒闭、老板失联的事件,是巧合、是市场洗牌、还是我们的企业运营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