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11月8日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率]:1165
人工智能近来可谓热得发烫。今年年初“阿尔法狗”人机对弈获胜引爆的热潮一直延续至今。科技界、产业界人士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有望和水电一样,成为基础设施,并成为驱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石。
这并不是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春天。实际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概念刚被提出就引发极大关注。其后,因技术未达预期,投资者纷纷撤资,人工智能研究由高潮掉入低谷。如今,人工智能再度被热炒,主要得益于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它们共同助推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快速延伸。
智能互联是未来发展大势,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属必然。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仍然有待完善。随着数据规模的迅速提升,人工智能美好愿景可能再次受制于相对不足的计算能力。此外,在认知判断和情感表达上,人工智能研究才刚刚起步,更何况其中还涉及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人工智能向前推进,还有很多理论和基础研究工作有待解决。
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似乎不宜夸大甚至人为炒作人工智能。比如,借着风头,一部分顶着人工智能名号的公司赢得资本青睐,实则有名无实;一些终端产品,用人工智能作为市场营销的噱头和卖点……因此,总体上当前产业界和媒体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偏实用,甚至有娱乐化倾向,真正深入讨论科技内涵本质的相对较少。
商业和舆论热捧某项新技术,短期内或许能激发人们的热情,但长期看也可能埋下失望的种子。我们要拥抱人工智能热潮,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缺乏技术和产业的实质性支持,只有资本、舆论的吆喝,很可能会触发新一轮泡沫。
实际上,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人工智能理念已经在一些语音、搜索等领域有相对成熟的应用:通过语音识别,动动嘴就可以对机器发号施令;借助图像识别,刷刷脸就可以快捷支付……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生活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是产业市场和技术发展良性互动的结果。正因如此,纵然历经数次起落,人工智能依然在前行。
我们没能赶上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工智能爆发期,但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如今我国与国外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针对当前人工智能有待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科技界和产业界有必要携手共进,沉下心来研究攻关。理论或技术上的基础工作,可能短期内难以马上转化为产业价值,但一旦突破,就将赢得市场主动权。反之,如果仅仅在应用或技术层面上做简单改进,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摆脱追赶的角色。
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突破需要长时间的沉淀,非一朝一夕之功。拥抱人工智能时代,要有热情,也要理性。只有沉下心来,在深度学习、交互体验等技术研发上多做功课,练好内功、打好基础,才能赢得人工智能的未来。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