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国喜的办公桌上,芯片和灯泡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一条条细长的金属条上,排列着一个个微小的芯片;那些看起来相貌奇特的灯泡,亮堂堂的灯身“穿”着一层铠甲,看不到钨丝,全靠四周奇妙的芯片发光照明。
说话间,“啪”的一声,他按了一下开关,刹时,一排芯片灯泡把屋子照得雪亮。“这就是LED照明灯,不久的将来,会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中。”
对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总监孙国喜而言,正是因为与LED照明结缘,小小的芯片照亮了他们的海归团队归国创业之路,更成就了这个创立仅两年的公司,在海内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拼出电视行业LED产业链的一张中国名片。
光电“男人帮”归国创业
2007年,还在美国的孙国喜周围有一个“男人帮”:范振灿、刘国旭、朱浩和杨人毅。彼时他们来到美国已十几个年头,组成了一个研发团队,主攻LED光电业。渐渐地,他们发现,在美国做LED产品的生产,成本高、投资大,只能打包出售技术。这一年,他和几个哥们儿把一手创办的公司卖给了Finisar公司。
将研发转化为实实在在产品的渴望并没有破灭。2008年的一天,一个想法在他们脑中萌生: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从小公司做到了大公司,从普通员工做到了管理者,是不是还可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于是,“男人帮”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国创业,进军中国LED照明产业。孙国喜说,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缘于大家共同的判断,未来技术的突破方向集中在LED发光管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将是一个潜力无穷、大有可为的市场。
有了想法就迅速行动。回国后,五人组成了易美芯光公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易美芯光整齐的海归团队,强劲的研发能力,让风投公司闻风而来,与投资公司的合作一拍即合。
2010年,易美芯光从北京中关村知春路的小办公室,搬到了亦庄汇龙森科技园2号楼4层,这一层楼中,一半是办公区,另一半是厂房,可以将自己团队研发的技术直接输送到产品线上,闯到市场上去。
中国LED名片比肩日韩
创业之初,电视行业的LED液晶屏市场,基本被韩国、日本所垄断,中国的电视厂商没有“自由”身,因为液晶屏需要进口,所以配套的元器件,也被境外厂商所控制。
到2010年年底,这种情况终于有了改观。孙国喜说:“京东方等公司的出现使国内自己也可以制作液晶屏,将境外一统天下的格局打破,逐渐开放了技术资源。”
此时,易美芯光一直没有停下研发电视LED液晶屏的脚步。易美芯光创新研发出封装技术,LED液晶屏技术渐趋成熟。
“目前,TCL、长虹、京东方等都在应用我们的技术。”孙国喜说。易美芯光的出现,打破了境外技术垄断的局面,是大陆唯一一家进入几大电视厂商的LED企业,比肩韩国三星。
孙国喜和他团队的目光在更远的地方:小功率的LED应用已经很普遍,但大功率照明用LED却很少有人设计。于是,易美芯光瞄准了大功率LED市场。
“未来更大的市场在室内照明上,用LED做日光灯管的替代品,它寿命长又省电。现在一个7W的LED照明灯亮度,相当于60W的白炽灯,十分节能环保。”孙国喜说。
让LED照明进入普通家庭,照亮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易美芯光下一步的主攻方向。“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已经或即将禁止销售白炽灯了,中国也制定了白炽灯禁用时间表。”孙国喜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不断使LED照明灯的性能和价格能越来越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做有品质的公司,宁肯速度慢一些
易美芯光已进入LED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但孙国喜希望这列创新团队列车速度慢一些。
孙国喜敏锐地看到,新技术兴起时,市场往往会有很大的波动,很多资金和技术一下涌出。“目前LED市场上,各个厂商的资历和投资参差不齐,一些厂商只是盲目跟风,有做日光灯管的,有做电路板的,甚至有钱有势的大老板也来做LED,他们没有真正的技术支撑,优胜劣汰,光是追捧新兴市场,只能被淘汰。”他说。
几年前,与易美芯光同时起步的LED公司有很多家,而现在能做电视市场的,却只剩易美芯光等为数不多的公司。每一个环节,都如同大浪淘沙。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厂商,邀请易美芯光一起合作,搞研发,但很多厂商都被他们婉拒。
“在现在的大环境里,大家都在赶速度,难免浮躁,不重视产品的品质,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孙国喜说,“做技术研发,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历练,才能对自己的产品做保证,我们搞研发的人,应该沉下心来,把产品本身做好。”
与一个供应商的对话令孙国喜印象深刻。他曾对一个供应商说,“易美芯光”的梦想是变成第二个“三星”。这个供应商告诉他,“你们不能跟在三星后面,应该比三星更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