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求职、招工的旺季,往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最忙碌的时候。然而,位于永康经济开发区的正阳实业的人事部相对比较轻松,他们只是在门口设了一个招工小摊,补充一部分工人即可,跟本不要像其它企业那样花大力气招人。
通过连续几年的“机器换人”,在永康已经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也许不久之后也将在八婺大地出现。
“无人工厂”,“无人车间”,就在几年前,在很多人眼里还是遥不可及的事,随着这几年我省“机器换人”步伐的加快,在家门口也可以看到“无人工厂”,“无人车间”。
当然“无人工厂”并非真是少到一个人都没有,而是人工跟传统企业相比下降到90%以上,员工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企业的铝压铸车间,基本实现‘无人’化了,这边铝锭放进去,那边出来就是成品,全过程都是机械化操作。”正阳实业的胡万里说。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昨天,记者看到了童话般的真实情景。数千平方米的大车间,只是在成品出口看到三个工人。这三个工人,只是把从输送带上的产品取下,然后码放到周转箱里,工作简单而又轻松。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改进,在成品码放这一环也完全可以实现无人操作,下一步我们将对流水线进行完善。”胡万里说。
A.机器换人,先行一步
2013年5月20日,全省首个推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现场会在永康召开。现场会上,时任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说,全省“机器换人”三年行动怎么搞,各县市要多看看永康。
那到永康看什么?现场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观者走进了步阳集团、浩天实业、众泰汽车。这几家企业利用机械化替代人工操作流水作业,给参观者以极大的刺激。
说起永康人,很多人愿意用精明来形容,“一人铜钱一个命”。正是因为精明,永康人在商海中嗅出了更多的内容。机器人生产的产品精度更高,产量也更高,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背景下,谁早日“机器换人”,谁就能获得更多的主动,天生就会“下海游泳”的永康人在“机器换人”上也先行一步。
从2010年前后,永康企业就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减员增效、减能增效、减耗增效、减污染排放增效和提高优质产品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四减两提高”。
永康市政府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政府,同时还努力营造全市“机器换人”氛围,2012年以来,先后在重点行业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如车业的众泰集团、门业的步阳集团、金属材料的天行集团、餐厨的中信厨具等开展“机器换人”,并分行业召开“机器换人”现场会,示范、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机器换人”,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在现场会之前,永康工业技改投资保持了高位增长。2011年,全市技改投资达25.9亿元,2012年达33.7亿元,其中2012年,永康市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就达156项,其中被列为省重点技改项目26项。
也许从永康的经验看到了未来的趋热,2013年,省委省政府把“机器换人”提到一个战略新高度:是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的需要,是抓质量效益型工业发展的需要,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的需要,是实现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规模产业化应用的需要,是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优化工业投资结构的需要,是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全省要通过“机器换人”,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自主创新型、结构优化型、节能减排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把传统工业打造成现代版工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制造业发展。
B.《实施细则》,再推波澜
近日,记者从永康市经信局了解到,2014年3月17日,永康市府办下发了《永康市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实施细则》,规定市内规上企业只要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拟人机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智造流程”装备优化提升项目的均可以参加该市“机器换人”专项行动。
奖励力度也不断加大。企业被评为“机器换人试点企业”的,在原有技术改造奖励的基础上,再提高2个百分点给予奖励。被评为“机器换人示范企业”的,在“机器换人试点企业”基础上,额外奖励10万元。
在“拟人机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智造流程”装备优化提升项目,被评为“试点”和“示范”企业的,分别奖励30万元和50万元。此外还有技术推广奖,年度排名奖,对投资额特大或示范带动作用特别强的“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在用电、用能、融资与用地等需求方面,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效果也是很明显,特别是2015年,在工业投资整体乏力的情况下,通过深入实施‘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等转型升级活动,工业投资呈结构性向好的变化。”永康经信局技术科工作人员介绍。
2015年,永康实施了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265个,总投资116.45亿元。47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25.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1.98%。15个项目被列为金华市级“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总投资25.31亿元。防盗门行业列入2016年省级分行业“机器换人”试点,为促进防盗门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