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类厂商要注意了 美国德国在工业4.0路上甩开中国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2日
[来源]:钛媒体
[点击率]:2625
【导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都不是镁光灯的宠儿,只有勤劳的双手在不断劳作,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可供给全世界的养料,高端的如波音飞机、苹果电脑、或者琳琅满目的奢侈品,低端的也有廉价皮鞋、打火机和小米盒子...
中国制造2025,先找回人权吧
德国、美国制造在技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他们的故事却不如中国多,当然,事故也肯定没有中国多,毕竟,我们靠的是自然人的双手,他们会感觉疲惫、枯燥,会有心理上的波动、有情感的诉求。
但现在谁也不敢轻视中国制造,无论是产能、还是效率,亦或是价格上的竞争力,中国都不输美德,他们用机械手臂每小时组装249个,中国流水线女工就用双手每小时组装350个,为了达成产能,大家会在一段高亢激昂的音乐之后,主动压缩休息时间。
当然,也是想要多赚点加班费,事实上,中国制造正是以自虐的方式不断提高效率,用低人权的竞争方式来换取订单,从而铸就了制造神话。
随着制造业改革大潮的到来,中国制造业管理者没有办法再用之前简单、粗暴地方式完成制造,他们正逼迫着自己提高、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信息技术等等,但基于中国国情,制造业的改革重点依旧在于“自然人”,在进入工业4.0之前,中国制造先要找回人权。
制造业在中国并不受欢迎,年轻人更愿意去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就职,每每谈起制造业就嗤之以鼻,某制造业企业曾经到某某科技大学招聘居然被赶了出来。
这其中有公众、媒体对制造业的误读,也有制造业本身的问题。如前文所述,中国制造靠低人权竞争赢取订单,自然不会出现具有审美性的管理案例,而且因身处产业链最低端,利润微薄,能给予员工薪水肯定也不会太高,连最正规的企业,基本工资也常常是踩着地区薪资最低标准。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制造业基层员工喜欢加班的情况,于这种环境下生存员工是不容易产生归属感的,一旦人员不稳定,技能提升、职业尊严或者其他更高级的情操就无从谈起,久而久之,中国制造业不知不觉耽误了几代人的成长,而未来那些工业4.0或者自动化,又或是什么其他智慧工厂,还是要人才来完成。
中国制造与其好高骛远地跟风追求智慧工厂,倒不如踏踏实实地把人才培养好,有了成熟的体系,模仿也好、追赶也好,又或者自己创新就都有了可能,否则,只能处于低端的工业加工等级,无缘高利润。
(小编整理。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
如果你对资讯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前往反馈平台给我们留言。
【我要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