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雄·极光:有情趣的PAK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今年6月份,三雄·极光就在广州照明展会上重点展示智能家居产品,通过无线触摸面板与移动终端APP,控制家里各种LED照明产品,实现灯光冷暖、强弱、定时启动控制、场景预设、智能唤醒等功能。
据了解,为顺应趋势及市场需要,三雄·极光近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研发力量,推出了一批智能化的LED特色产品,其中PAK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就是自主研发的智能家居照明产品。三雄·极光品牌管理中心经理李全就曾经这样表示,智能化、开放性、网络化、信息化将是未来智能家居的主要趋势,而未来智能家居一定会向高速、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及模块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集成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有调查发现,目前而言,众多的智能灯具都是停留在手机APP智能控制照明等初步的技术调控阶段。然而,在三雄·极光等企业的眼中,未来的智能照明则应是从系统角度、照明应用、用户体验、专业灯光入手,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照明解决方案,具有智能、互联、简单、方便、人性、省心特性。
当然,三雄·极光不会是光说不练之辈,最近就又力推起了一套三大核心功能,据介绍,包括“多种情景模式、智能定时、灯光亮度随心调控”的PAK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不但能“一键”定制助眠模式、阅读模式、会客模式等贴心灯光场景,“预约”娱乐、休息、起床等灯光开启关闭,还能够根据天气冷暖明暗调节惬意的灯光颜色,从而使家居生活更安全、健康、节能、情趣横生。
阳光照明:为未来与“互联网+”结合时刻准备
去年的双十二前期,阳光照明就在其在天猫旗舰店首发 LED智能无极调光调色灯,用户可通过阿里小智APP自由调控色温和亮度。当时,阳光照明曾经踌躇满志地表示,从基础到拓展再到智能,是阳光智能照明的实现将经历的三个阶段。
2015年的7月,移动和物联网后端云平台提供商Kii公司宣布与阳光照明联合推出采用了联发科技的系统单芯片解决方案的智能照明产品。Kii和阳光照明联合这次合作推出的智能照明系统具有定时控制,远程操控和场景设置等功能。同时,该智能照明设备更实现了低功耗高亮度、长寿命免维护和优异的防水散热特性等多种功能要求。Kii为智能照明设备提供的APP解决方案,能对智能灯的亮度、颜色、色温提供远程遥控。
阳光照明此前在8月份公布的2015年半年度报告中就曾透露,随着公司智能化技术开发的逐步成熟,已推出了家居和工程系列的智能照明产品,然而,由于目前仍然处于是“市场教育”和“开拓阶段”,故还未能为公司业绩作出贡献,但同时也表示,已对未来公司与“互联网+”结合做好人员和技术的准备。
据介绍,阳光照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已清晰呈现,第一步是依靠“光源+灯具”、“代工+自有品牌”做大LED照明;第二步是在小的技术革新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如部分产品使用自己的控制IC;第三步是积极布局智能照明,抢占入口。
美的照明:总部乔迁加大投入布局智照领域
据知,今年5月份,美的照明总部从广东搬迁至了江西贵溪工业园区。并提到,“美的照明经过多年的摸索前行,总结过往经验教训,不断加大投入,布局智能照明领域……”
事实上,2014年3月,美的集团就已对外发布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并成立了智慧家居研究院。更曾在2013年推出了M-BOX盒子,企图实现家电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可惜这个盒子并不大争气,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就在去年的12月,美的集团正式发布公告,称已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调宣布了和小米科技达成了战略合作,后者以12.66亿元的投资,获得美的集团1.29%的股份,并有权提名一位核心级别高管进驻美的董事会。由此,美的与小米正式宣告了联手进入智能照明领域。对此,有相关行业人士认为,缺乏操控入口是美的与小米合作的重要原因,手机是智能家居最好的移动操控终端,而美的与小米合作,就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结语:今年5月,由总理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颁布,正好为智能照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互联网+”行动纲领的提出,则更让各行业都意识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潜力。有调研显示,在未来的5年内,中国高端智能照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又预期两年后智能照明就能打破成本障碍,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主力军,未来智能照明甚至有望迎来万亿投资市场。天时、地利、人和,一时之间好像都聚集了,声势不可谓不浩大,前景不可谓不广阔。
环顾当下,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正在促使着LED照明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无疑,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将逐步催生出更多智慧产品和智能服务。现如今,我们也已经可以见到众多的照明品牌企业纷纷绞尽脑计在智能硬件、控制系统、电商模式方面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了寻求共赢的跨界合作。“真正的智能照明是什么样子,或者大家还无从得知,但我们在不停尝试、无限接近中,努力让它无所遁形”。而这一切的努力都只是因为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性,在每一个新的风口到来之时,所有企业必须能学会充分审时度势,求活路、谋发展。总言之,“今朝不努力,明日丢先机,后天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