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植保无人机配套服务滞后
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大瓶颈,“行业实力不均,配套服务不足”。首先,近年来民用无人机逐渐兴起,全国各地均有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但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分布地区不均,因而农户在植保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产品部件损毁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修或者是维修时间成本很高。其次,植保无人机保险服务今年刚刚兴起,不像汽车行业保险业务那样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
(三)行业标准不完善
有专家表示,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已经起步,但是目前业内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包括无人机自身技术、性能标准和植保标准。这就使得无人机企业鱼目混杂,同时政府也无法出台确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据了解,目前我国明确出台有关民用无人机相关技术标准的省份屈指可数,仅有深圳对于各种业务类型的民用无人机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
五、植保无人机发展趋势
我国拥有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农药中毒人数约有10万之众,致死率高达20%。应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对我国而言,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无人机作业不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对人员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同时能够大量节省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国内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操作,植保无人机操作复杂,尤其是无人直升机,对操作手的能力要更高。随着植保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操作会更加简单化,利于使用者上手。
第二是载重,目前植保无人机载荷维持在5kg-20kg,载荷药量过少使得操作更为复杂,相信未来植保无人机载荷会越来越大。
第三是价格。价格是阻碍植保无人机普及的关进因素之一,国内植保无人机价格参差不齐,但至少也在5万-20万不等。技术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成本下降,价格也就会越来越低。其次,植保无人机企业相互竞争,采用提升技术控制成本的方式,以此降低价格产生竞争优势。
第四是服务,国内目前关于植保无人机的配套服务比较滞后。随着植保无人机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配套服务维修、保险、等也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第五是补贴,我国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引入农用无人机,实现了农业现代科技化,但是目前只有河南、湖南和福建三省对购买农用无人机实行补贴政策。农用无人机飞入农田已成不可阻挡之势,相信有关部门会制定相关政策,让农民早日实现科学种田,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