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综合领域 > 正文
05年铜产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6日 [来源]: [点击率]:6216
【导读】:     摘要:04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快速增长、铜供需不平衡、美元持续走低、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形势下,铜库存降至新低,铜价突破十多年的高点,铜加工费也陡然上升。而铜矿短缺...

    摘要:04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快速增长、铜供需不平衡、美元持续走低、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形势下,铜库存降至新低,铜价突破十多年的高点,铜加工费也陡然上升。而铜矿短缺和质量较低是中国铜企业的硬伤。05年铜产量和消费仍将增长,但在铜商扩产增加供给的背景下,铜的供需格局可能改变,铜价将先扬后抑,另考虑铜加工费上涨,具备资源优势和开展铜加工业务的上市公司如江西铜业、铜都铜业将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一、2004年铜行业回顾
    1、国际铜市回顾
    04年在国际经济快速增长和美元贬值等大背景下,全球精铜仍持续了供应不足的局面,全年供应量预计为1608.2万吨,消费量为1663.4万吨,大约出现52.2万吨的缺口,而03年全球精铜供应缺口仅为36.7万吨。由于精铜产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尽管国际铜价在04年呈现振荡,但总体上是向上运行的,并先后数次突破3100美元/吨。据前11个月统计数据,现货平均价达到了2840.47美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63.17%。
    另外,国际铜精炼费用在04年也创新高。高位铜价刺激铜矿产量增加,并进而促使铜加工和精炼费用逐步上升。尤其在下半年,全球铜精矿加工费更是陡然上升。欧洲最大的铜冶炼厂在04年8月初敲定的04年7月到05年6月的年度合同规定加工费用为每吨60-65美元,而到9月初时,其所敲定的现货加工费进一步提高到每吨110美元。目前,大多数亚洲地区的铜冶炼商又陆续完成了同澳洲、南美等地区铜矿的05年度加工费合同谈判,其所获得的加工费约为每吨85美元,大都在2004年度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2、国内铜市回顾
    铜在中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铜市场的发展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无论国际金属市场的冷热,中国铜市场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这是政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个人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且这一特征还有望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继续下去。自2000年以后,国内铜消费一直保持15%左右的增长。02年消费量达到256万吨,并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铜第一大消费国。而在04年,中国铜产量预计达到200万吨,尽管国内七大冶炼厂商已经一致同意削减铜精矿原料的进口量,但中国国内对精铜需求至少将达到320 万吨,供应缺口约120万吨。 
 

    国内铜供应短缺也促使铜进口仍是国内铜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04年全国铜(包括阳极铜,精炼铜和铜合金)进口总量为138万吨,而铜矿进口总量为288万吨,同比增长8.0%。
    就价格而言,国内铜市与国际铜市高度相关。不过,受制于中国铜矿资源短缺、运费上涨和旺盛的需求,国内铜价相对更高。据上海有色金属网,1#电解铜自10月份突破30000元/吨后,11月和12月均价稳步站立在该价格以上。另外,以国内精铜现货均价比较,国内03年为17650元/吨,04年则高达26950元/吨,涨幅达52.91%。
    3、近年来铜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尤值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铜产业在经历快速发展后出现了一些良好的趋势,如集中度和一体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国铜冶炼企业目前近200家,02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4家,产量为85万吨,03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增加到5家,分别是:江西铜业公司34.31万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33.73万吨,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18.71万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11.89万吨,金川集团有限公司10.28万吨。5家企业精铜的总产量为108.9万吨,占全国精铜产量的61.5%。
    另外,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铜冶炼企业已不仅仅满足于只生产阴极铜,很多都在寻求铜材的生产,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并增加新的盈利点。例如:江西铜业公司15 万吨的铜杆项目、与美国耶自公司合作建设年产6000 吨的铜箔项目、大冶有色金属公司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与云南铜业集团的铜线材项目等。
    4、铜矿短缺和质量较低是国内铜产业硬伤
    中国铜资源,特别是富矿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原料供应是制约中国精铜产量的瓶颈因素,铜精矿依赖进口将是长期的。据统计,全球铜矿资源比较丰富,03年全球陆地铜储量达47000万吨,储量基础94000万吨,但中国铜储量却相对短缺,03年仅为2600万吨,占5.6%,而04年可开采铜资源储量为2900万吨(金属含量),仅为全球铜储量的6.2%,储量基础也仅为6300万吨。而在质量方面,中国铜矿石的平均品位为0.87,品位大于1%的储量更仅占资源总储量的35%。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斑岩型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5%,低于智利、秘鲁的1%~2%,砂岩型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5%~1%,远低于刚果和赞比亚的2%~5%。由于上述两个劣势,国内铜企业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竞争能力更弱。但04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企业已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如智利、巴西等富矿区合作投资,此举将有助于保障国内原料供应。
 

    二、04年铜价走高的主要因素
    分析师表示,就04年铜价的暴涨而言,应该主要归因于经济增长带动铜需求增加,进而导致供应短缺加大,这是主要因素。同时,美元贬值、油价上涨、铜生产企业罢工等事件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1、国内国际经济增长为铜价走高奠定了基础 
    自0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大超过了一些经济学家预计。作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的美国经济更在04 年下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影响欧盟、日本、韩国等全球经济的回升,据估计04 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大约5.0%。而就中国而言,虽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但其GDP 增长仍为全球第一大亮点,高达9.5%。由于铜既是工业品,又是民用消费品,因此全球发达国家和中国04 年GDP 的增幅是影响铜价的根本原因。
    2、下游行业的旺盛需求是铜价走高的直接带动因素
    据统计数据,建筑业目前是国际铜需求的首位,而电力、电子行业的电线电缆需求等占据中国铜需求首位,比例高达69%。另外,工业机械设备、汽车、家电等行业也是铜需求的大户。电力行业是基础产业,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制造业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直接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据电力部门测算,每增加10000KW 装机容量大约需要铜材480 吨,03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3000万KW,铜材需求量约为144万吨。04年国内批准开工的电站项目达6110万KW,实际投产4930万KW,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到年底,中国总装机容量达到4.4-4.5亿KW,位于全球第二位,为国内铜需求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据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中国城市正进入第二次以汽车、房产等为主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农村也将进入以家电等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近两年来政府更是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上述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也将刺激铜消费增长。据统计,每辆汽车平均耗铜量在15~22Kg,03 年国内汽车用铜8~11 万吨,04年则达12 万吨左右。
    3、国际国内铜库存降至数年来最低
    04年是铜库存大幅下降的一年。COMEX 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铜库存量04年亦持续下降,11月底时分别为38500 吨和略高于23000吨,尽管生产商、消费者和商家的库存量预计约为45万吨,再考虑未公布的20万吨左右库存,公布和未公布的库存总量约为75万吨至80万吨,仅略高于西方国家3周的消费量,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4、生产成本提高
    04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各类金属矿石等初级产品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全球性石油价格急剧攀升,并带动能源和物流费用大幅增加,大大提高了铜的生产成本,也对铜价起到成本推动的作用。
    5、其他因素
    就国际因素而言,汇率变动也是影响铜价的重要因素。在铜市场中,期货具备发现价格功能,而期货品种一般以美元计价,当美元贬值的时候,以美元表示的商品价格相应会升高。从美汇欧元与铜价的走势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的走势具有非常高的正相关性。在美元兑欧元从2003 年初的1.03 上升至2004 年末的1.3361 期间,铜价从1555 美元上涨至3100 美元以上,上涨幅度超过100%。另值一提的是,其他有色金属如镍、锡等价格的高涨和智利等铜矿罢工事件也对铜价高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05年铜行业展望
    05年国内铜产业面临着机遇及挑战,有利因素在于增长的电力投资和其他行业可能的刚性要求,而不利因素则有高企的油价、通胀抬头、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中国的紧缩调控政策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据预测,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降至4.3%左右,中国则降至8.5%左右。而在04年铜价高走的形势下,铜生产厂商将纷纷扩产,届时供给大幅增加,05年铜市供求格局也可能发生改变。在这种形势下,05年铜市场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消费需求依然旺盛 
    05年总体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经济,都在继续增长,并没有下降,只是由以前的强劲增长转为较为平稳的增长而已。因此,尽管目前中国铜的总消费量不少,但人均水平并不高,这方面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因此,在05年及今后的若干年内,中国铜的消费需求都将会保持旺盛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05年中国铜消费量(含出口)将超过450万吨,增长10%以上。 
    2、生产成本继续提高
    05年,铜的生产原料铜精矿将继续维持货紧价扬的局面。尽管高价位刺激了对矿山的投资,但投资效应的显现还要有一个过程,矿石供应紧张的状况至少在上半年难以根本扭转。国际原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国内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由此将带动电力价格上扬;国内外大宗货物物流费用的大幅度增加,都将使铜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尽管目前铜的利润空间较大,但价格底部也在逐步抬高。如无重大因素影响(如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等),铜价很难再回落到1500美元/吨(国际)和15000元/吨(国内)的水平。 
 

    3、市场价格先扬后抑
    资料显示,铜供应商正纷纷扩产,但供应增加尚需一定时间。因此,05年上半年国内铜价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年中随着资源的增加,铜资源供需格局可能改变,并促使价格走势发生逆转,开始下跌。不过,考虑需求较大等因素,价格骤降的可能性不大。
    四、国内铜业上市公司展望 
    目前深沪两市上市的铜行业公司有三家,分别是江西铜业(600362)、铜都铜业(000630)和云南铜业(000878)。尽管在05年由于铜价下跌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但在铜价下跌的同时,市场铜加工费提高,部分公司如铜都铜业的业务范围拓宽,盈利水平有望提高。
    1、资源储备及生产能力比较
    据统计,在三家上市公司中,江西铜业目前的资源储备最丰富,高达840万吨,冶炼能力规模最大,为40万吨/年,而自产铜精矿量也最高,为15万吨/年;而铜都铜业目前铜精矿产量最少,但公司开发的冬瓜山项目于04年10月投产,若在06年全部达产,公司的年自产铜精矿达到5万吨,相对冶炼能力来说,原料自给率可能翻翻,大大提升其竞争力;云南铜业每年所需铜精矿中的6万吨来自集团公司,目前母公司云铜集团保持着所有的矿山资源,但由于矿山资源的逐渐匮乏,提供给云南铜业的铜精矿只够维持未来10年的需要,由于铜精矿的短缺,尽管公司冶炼能力是35万吨,但实际生产能力为20万吨左右。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知,江西铜业的资源储备和生产能力是最大的,也是最具持续发展动力的;铜都铜业的资源储备相对也较丰富,加上自给率将在近两年迅速提高,将使其利润水平提高,因此江西铜业和铜都铜业较具发展的优势。
    2、各公司简析
    江西铜业是国内最大铜及伴生金、银生产基地,在国内具有铜、黄金和白银等原料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拥有国内1/3 的铜矿石储量和丰富的金、银资源储量,资源储备位居国内铜行业第一,是目前国内铜精矿自给率最高的一体化铜冶炼企业。03年公司拥有已查明资源储量为铜金属820万吨,金金属220多吨及银金属5200多吨。铜精矿含铜量为15万吨/年,含金量为5500公斤/年。公司的原料自供率为43%,远远超过国内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目前拥有国内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和永平铜矿以及中国最大井下铜矿之一的武山铜矿。公司对资源的控制力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铜都铜业的冬瓜山项目在04年10月投产,预计将于06年全部达产。公司产能在未来三年里将不断提高,同时资源自给率也将进一步提高,即由现在的20%的资源自给率提高到06年的40%。另从公司的项目规划可知,其产业链将逐步从单纯的采选矿、冶炼向下游的铜材综合加工延伸。根据项目进度情况,漆包线项目预计在05年全部达产;而6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目前正处于土建阶段,预计到05年底才能投产;其他项目也正处于启动阶段,估计07 年底~08年方可为公司带来收益。总体看来,06年之后,公司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铜材的综合加工方面,业务结构将逐步改变。近期,铜加工费大涨,公司的加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云南铜业以生产和销售电解铜及其加工品为主,是目前中国铜冶炼和铜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主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约为11-12%。04年1-6 月公司实现电解铜产量10.1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2.81%;实现主营利润20852万元、净利润5992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0.56%、116.16%。但考虑其原材料自给率较低,对成本的控制力有限,05年公司业绩增长恐难乐观。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