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尽管去年电工行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27个子行业基本上赢利,但姚金龙强调,去年行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六个主要问题。
第一,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工行业出现了“井喷”式超高速发展,各个分行业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场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严重已经成为困扰电工行业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问题难度加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将不断减弱,我国工业已进入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然而,近年来国内电工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与世界跨国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凸现出我国电工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及为实现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
第三,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下降。
“十一五”期间,电力建设发展迅猛,用户单位资金充足,货款支付及时,有的用户甚至全部现款提货,设备制造企业应收账款基本处于合理状态。根据今年对发电设备企业的调研情况,目前发电设备企业应收账款快速上涨。
第四,成本费用有升有降。
虽然原材料价格略有下降,但是劳动力费用等其他成本却一直不断攀升,如一线工人平均工资从2012年的3000元涨到2013年的4000元。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减少人力成本,电工行业某些分行业“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中小电机行业、分马力电机行业、微电机等。这种趋势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对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第五,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中小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以1年期贷款为例,中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在9%左右,约高出银行贷款率的40%以上。由此,高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六,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电工行业继续坚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方针,科技创新成果颇丰。经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批准,电工行业共有54个项目获得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但部分产品质量仍有待提高。
2015不会大起大落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电工行业的总体形势将会平稳发展,不会大起大落。”姚金龙表示,预计全年产销增幅将与2014年相仿,即10%~12%;利润增幅将在9%左右;进出口(包括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的增幅也将在5%~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将在10%左右。
预计2015年发电设备产量将达1.1~1.2亿千瓦,与2014年基本持平,但产品结构会有所变化。预计水电达1500万千瓦,火电达6500万千瓦,风电达2000万千瓦,核电达344万千瓦,光伏达1500万千瓦。
预计2015年发电设备新增装机1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装机3800万千瓦,气电装机600万千瓦,水电装机1400万千瓦,核电装机876万千瓦,风电装机1900万千瓦,光伏装机1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00万千瓦。
2015年输变电设备行业整体发展增长速度将在11%~14%。他判断说,输变电设备产品的价格下降趋势将逐步收窄,进出口贸易将实现平稳增长。其中智能电网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绿色低碳设备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今年电工行业应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早日实现电工行业的‘强国梦’。”姚金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