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DVD、家庭影院、MP3……这些音响产品已成了人们消费的重要内容。20多年来我国音响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已步入世界生产大国的行列。本报一直关注这一产业的发展,在本报创刊20周年之际,记者对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CAIA)马洪元秘书长、金正龙副秘书长进行了一次关于行业发展与行业协会的对话。
产业发展:规模技术研发市场由弱到强
记者:我国音响产业发展迅猛,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请谈谈这一产业的发展历程。
马洪元:我国音响产业是从1979年生产录音机开始起步的。当时不仅规模较小(当年产量仅为10.5万台),品种单一,在技术、质量上更无法与国外产品竞争。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行业发奋图强,努力追赶,20年来取得了令中外瞩目的进步与发展。
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以2003年为例,我国生产出口的收音机为26007万台,收录机(含组合音响)为20324万台,CD为7222万台,影碟机为12064万台,汽车音响为2227.9万台,电子琴为375万台,加上机芯、光学头、磁头、扬声器等,全行业生产规模已高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年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
二是技术水平由低到高,实现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化,出现了数字化调谐的收音机、CD唱机、VCD、DVD、数字电子琴等产品。
在声音录放制式上,由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发展到环绕声,普遍采用了数字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尤其可喜的是,影碟机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件,已经在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拥有了部分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产品研发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许多产品呈现阶梯式发展态势。如录音机由单声道录放机起步,经历了收录放机、组合音响、家庭影院,影碟机从VCD1.1版本起步,经历了2.0版本、3.0版本、超级VCD、DVD、高清DVD。电子琴从37键、49键、61键一路发展到演奏琴、电子钢琴、数字电子琴。
四是市场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并且大部 分产品转向以国外市场为主,世界各地都有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行业问题:创新意识不足 竞争缺乏规范
记者:当前音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协会对此有何看法?
马洪元:我感到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我国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创新基础薄弱,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由此造成的高额专利费使国内企业不堪重负;二是在市场竞争上,还缺乏规范,一些非理性的价格竞争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我们一直鼓励创新,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
值得高兴的是,行业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果,红光高清DVD已经面市,CD光学头已能量产,DVD光学头等关键件国产化也指日可待。音响产品作为一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是必然的、合理的,但不能走抛弃合理利润来拼价格的道路,否则就陷入了无嬖颉⑽蘩硇缘亩裥跃?争。所以,我们经常呼吁企业加强自律。
协会职能:充当行业利益代言人
记者:我们在接触音响企业时发现,他们对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普遍都有积极评价,请问协会在行业发展中起了哪些作用?
金正龙:我们协会是在我国音响产业刚兴起时(1981年)成立的,可以说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是伴随着音响行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团体,我们始终坚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的宗旨。协会是一无权,二无钱,有的只是服务。
在音响产业20多年发展历程中我们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行业调研,每当行业遇到发展的关键时刻或重大困难时,我们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言人,向政府作出报告,提出建议。二是密切关注国际上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动向,及时向行业进行传递,并适时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使我国音响产业基本上能与国际发展潮流接轨。三是把提升行业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作为工作重点,不断举办新产品推介、新产品观摩等活动,邀请国际上知名音响企业来我国开展交流合作,推行“A标”以正本清源,积极组织和参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活动。由于协会对技术、质量抓得紧、抓得牢、不放手,20多年来,我国的音响产品市场信誉度逐步提高,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占据压倒性的份额,在国际市场上声誉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