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多方合力求突破
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快步发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关注程度和扶持力度。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要求以服务机器人和危险作业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科技部印发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到2015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发布的“机器人行业白皮书”也指出,国内机器人在高端领域尚缺少竞争力,产业机会在于制造业低端产能自动化趋势,近期需要在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3个方面取得突破。
去年底,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业内专家罗百辉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目前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这些利好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国机器人产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