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位不愿意具名的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需时间和市场检验
笔者带着相同的疑问找到了张金柱。据张金柱介绍,“基团配位组装法”工艺制备生物质石墨烯目前获得成功,预计以当前的技术能力,石墨烯年产量可以达到十几万吨。
同时,圣泉集团年产150吨生物质石墨烯的中试生产线预计十月份试生产,而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吨的全球首个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石墨烯工业化项目也正在立项申报中。
“目前圣泉集团生产的生物质石墨烯主要是用于自有产业中的复合材料的开发,电化学应用不是重点。按照我们公开的说法,该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价格可以低到1元/克,成本有多低可想而知。而且,采取高温制备,我们主要消耗的也是电能。”张金柱间接回应了部分问题。
他同时强调,生物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石墨受到矿产资源的限制,而且资源终有一天会枯竭。而生物质石墨烯原料取自天然植物的秸秆,具备可再生性。
“尤其我们对环境作出了贡献,传统石墨烯制备中要用到大量的强酸,但是高温制备将生物质‘闷压’成石墨烯,不存在大量废气排放的问题。”张金柱说。
据圣泉集团唐一林介绍,圣泉集团首先将石墨烯应用到了企业现有产品上。唐一林希望,在使用了石墨烯之后,酚醛树脂、轻芯钢、刹车片、砂轮、砂纸等产品,将因为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圣泉集团也自信地表示:“源于其作为原料的农作物秸杆的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进入工业化生产状态后的充分量产,利器在手的圣泉集团从此可以以足够的底气,从容地重新架构企业的竞争优势。”
记者在致电圣泉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时,对方透露,由于当前进一步的检测与放大实验正在进行中,希望未来用更多的数据来支撑。
也正如卢红斌所言,生物质石墨烯能否催生万亿级产业,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