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这一概念,既包含顶层宏观政策红利,也包括底层微观政策红利,大到战略规划,货币、财政政策;小到行业保控政策,区域规划,任何积极政策的出台都有可能为相关产业大发展创造广阔的商机。而FPD产业的政策红利对于引导整个产业走势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从全球来看,政策红利对FPD产业转移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表现尤为突出的当属韩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液晶产业的第二次十年的衰退期,韩国政府从竞争意识和人才战略的高度出发,整合产官学资源,集中财力支持三星、LGD等龙头企业,逆周期投资液晶显示产业,并一举奠定了韩国FPD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所以政策红利内涵是指国家政策在经济中的支持作用,主要伴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等平台而产生。
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而国内的FPD产业在国家所倡导转型升级中扮演的战略新兴产业,而国家大力支持FPD产业的发展自然为出台相应地政策,以政策红利来引导整个FPD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引导FPD产业趋势的关键还在于怎么把握在产业发展的拐点,以政策红利来促进其加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FPD产业发展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从终端市场的产品补贴、中端液晶面板产业的资金资助到上游材料设备行业的政策支持。政策红利一步步引导国内的FPD产业从终端到上游产业链蔓延,也促进了国内FPD产业的快速地发展和本土化水平的大幅度地提高,最终提升了国家经济的整体实力。
目前,中国多地热衷FPD产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应地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显示企业大规模地投资建设。过热的FPD产业让一些人开始担心国内的FPD产业会像光伏产业一样再酿“悲剧”。诚然,一些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显示产业和光伏产业一样,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受到国家在资金、税收、财政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是受惠政策红利最多的两个行业,但光伏产业在欧美“双反”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不到10年的时间像潮水般崛起又衰落,让光伏产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让光伏企业和地方政府始料未及。而此刻,国内过热的FPD产业让人感受到了光伏产业 “悲剧” 发生前所具有的鼎盛和辉煌,产生了相似地错觉。
其实,对任何行业来讲,政策红利是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只要这个行业在顶层政策和底层微观政策规划好了,就能趋利避害,引导和促进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就目前大热的FPD产业来讲,光伏产业的“悲剧”不会在FPD产业上重演,因为FPD产业在中国大陆内具有深厚的根基和日渐完善的产业链,而国家的政策红利只会如催化剂一样促进其不断地发展,而悬于空中没有根基的光伏产业所发生的 “悲剧”在政策红利的驱使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必然。
一、政策红利引导下国内FPD产业下游市场庞大
从FPD产业本身来讲,它是基于国内庞大的电子消费产品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下游的终端市场具有海量的需求。以中国主导的亚洲市场高达到2820亿美元的规模。据称,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中,新兴市场国家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另外,中国大陆也是全球最大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目前,中国生产全球80%以上的手机,60%电视,50%的电脑。据工信部公布的《2013年手机行业发展情况回顾与展望》,2013年我国手机产量达到14.6亿部,增长23.2%,其中智能手机占全球手机销量的比例超过70%。据IDC发布的2013年全球手机18亿部的出货量测算,我国产量占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81.1%,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在电子产品出口方面:据海关总署公布消息显示,2014年1-4月份,我国彩电出口总量为2257万台,同比2013年同期(1517万台)增长48.7%;出口金额约39.77亿美元,同比2013年同期(约29.97亿美元)增长32.7%。如图1

据了解,2014年1月份,我国彩色电视机出口量为639万台,同比去年增长73.5%,出口金额约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54.9%。2013年1月份同期出口量为368万台,出口金额7.17亿美元。2月份,我国彩电出口量为356万台,出口金额6.52亿美元;1-2月份,我国彩电出口量995万台(2013年同期688万台),同比增长44.6%;出口金额17.64亿美元(2013年同期3.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8%。3月份我国彩电出口量达到573万台,出口金额约10.42亿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1-3月),我国彩电出口量累计达到1568万台(2013年同期1094万台),同比增长43.3%;出口金额达到28.06亿美元(2013年同期21.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4%。4月份,我国彩色电视机出口量为689万台,出口金额约11.7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