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智能穿戴设备其实离“智能”还很遥远
[发布时间]:2014年4月14日 [来源]:中关村在线 [点击率]:3142
【导读】: 苹果iWatch智能手表一直处在传闻的世界里,只闻其音不见其身。日前,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又带来最新消息称,苹果预计将在今年秋天推出两种尺寸的iWatch智能手表,某些型号的售价可能达到数千美元。...


      苹果iWatch智能手表一直处在传闻的世界里,只闻其音不见其身。日前,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又带来最新消息称,苹果预计将在今年秋天推出两种尺寸的iWatch智能手表,某些型号的售价可能达到数千美元。

      苹果在智能穿戴设备上是“空想家”,而谷歌则是真正的“实干家”。谷歌推的Google Glass已经是目前最火热的智能穿戴设备。也正是在苹果和谷歌这一虚一实的带动下,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才能如此红火,引来无数厂商跟风。但是,目前这些设备离“智能”还是差的太远。

穿戴设备离“智能”还很遥远(图片来自新浪)

智能穿戴设备将迎来发展高峰

      如上文所说,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上其实只有两个产品的关注度最高,一个是Google Glass,另一个是苹果iWatch。不过现实的情况是,该领域早已是巨头云集,如三星、微软、索尼、奥林巴斯,甚至是传统行业公司,阿迪达斯、耐克也有参与。而且,所推出的设备也是五花八门,从智能手表到智能眼镜,再到智能手环(戒指)等等。

      对此,IDC将目前所有可穿戴智能设备划归为三大类:复杂小型配件、智能配件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并预计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或将锐增至1920万台,与2013年同比翻了一番,未来将以78%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18年迎来一个发展高峰,最终实现1.119亿的全球总销量。

      智能穿戴设备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疯狂成长,基本有两大原因,一是三星、索尼、Pebble以及一些国内厂商沾上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字眼,这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尝鲜”购买欲;二就是,相对亲民的价格。据悉谷歌所推出的Google Glass(探索者)版本售价为1500美元(约合9317元人民币),至于三星Galaxy Gear的起始售价仅为1498元人民币。

      所以说,智能穿戴设备这种繁荣,基本是消费者的好奇欲所支撑,一旦消费者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热情减退,或者是市场的智能穿戴设备过于雷同,以上的繁荣将会立刻进入冰封期。

智能穿戴设备离“智能”还差很远

      谷歌推出的Google Glass也好,苹果传闻中的iWatch以及Jawbone UP推出的手环也好,他们离所宣传智能还差好远。之所以说他们离“智能”还很遥远,是因为他们更像是一种数据收集与呈现的设备,并部剧本将数据转化成信息的能力。

      这里可以用DIKW模型来解答这一问题。DIKW模型包含: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及智慧(Wisdom)四个方面,其中数据层是最基本的,信息层则是加入内容,知识层加入“如何去使用”而最高的智慧层则是加入“什么时候才用”。而现在,智能设备产生的都是数据(Data),也就是处在最底层,并不具备将数据转化成更高级的信息(Information)的能力。

      如Jawbone UP手环,它可以全天候追踪用户的运动、睡眠和饮食数据,而以上数据对于用户来讲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这些数据并不能反映用户的身体健康信息,再加之,用户也不具备这种数据分析能力,所以这些数据的价值被白白浪费掉了。

      所以说,当下的智能设备直指处在“智能”概念的最底层面。不过,智能设备所产生的数据确是价值连城。在用户没有能力处理这些数据的情况下,像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可以担当这样一种“转化者”的角色。即自己开发App来收集第三方App所产生的数据。

      如Jawbone UP手环所收集的数据,提交给谷歌或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然后苹果和谷歌凭借自身的体量建立与公共机构如医院,交通部门合作,将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最后在传递给用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