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LED产业结构不均
中国大陆自2003年起,开始推动LED照明产业发展,提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以及十一五“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技术开发”专项计划,协助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准的提升,并规划“十城万盏”与广设“半导体照明基地”,以推动区域性LED照明应用。但至目前为止,中国大陆LED照明产业结构分布仍极度不均。图5为中国大陆LED照明产业链与主要厂商。
中国大陆LED照明产业中,下游光源模块与灯具制造厂商众多,但厂商规模与技术水准差距甚大,通常以各省市地区性代表厂商具产业领导地位,如惠州雷士照明、佛山电器照明、浙江阳光集等。
图5 中国大陆LED照明产业链与主要厂商
而中游LED封装厂商家数亦多,即使扣除微型家庭式工厂规模者,家数仍达百家以上,其中大型企业已采用自动化生产,生产规模已逐渐赶上台商水平,如佛山国星、厦门华联、深圳鸿利光等,惟产品型态仍以中低阶为主。
至于LED磊晶/晶粒部分,中国大陆以往厂商家数相对较少、厂商规模亦不大,至2009年全国MOCVD机台数仅达一百二十八台。但是在中国地方政府重点扶持与高额补助下,2010年新增MOCVD机台数高达两百台,预计在2011年将更新增近五百台,随着未来机台逐步导入量产,中国大陆LED晶粒供应将逐步提高自制化比例。
由于看好LED照明市场的成长潜力,近年中国大陆LED组件厂商与传统照明厂商不约而同地展开产业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促使中国大陆LED照明产业逐渐摆脱过去小规模、低质量的产业风貌,形成大型集团化的产业竞争态势。图6为中国大陆LED照明厂商垂直布局概况。
图6 中国大陆LED照明厂商垂直布局概况
对LED组件磊晶/封装厂商而言,LED照明应用占下游市场之比例逐步提高,成为未来产业成长的关键,因此厂商纷纷朝向下游整合,建立自有的LED照明光源与应用产品之供应能力。LED组件厂商此策略布局不但着眼于提高未来下游出海口之掌握程度,更有助于集团由组件制造跨入品牌销售,藉由中国大陆LED照明市场成长之机遇,转型成为照明品牌厂商,提升企业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