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尼古拉斯·拉迪(Nichol as R.Lardy)对中国的兴趣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他是华盛顿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
国经济。此后他曾辗转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和布鲁金斯学会,身份亦从经济学家转型为外交政策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2003年3月,他
离开布鲁金斯学会,加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目前是该所的高级研究员。近20年来,虽供职机构屡屡变迁,学者身份也或有不同,
但不变的是其与中国经济的不解之缘。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 “不平衡”仍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
今年4月以来,日本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世界关注。日本大开印钞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中国未来新的增长模式如
何确立?解开目前症结的关键何在?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经济学家拉迪,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仍是不平衡,
而实现再平衡,需要从工资、能源价格、利息水平等多方面入手。
“在中国问题上,拉迪可以做任何人的导师。”这是美国《国家周刊》对经济学家拉迪的评价。
尼古拉斯·拉迪(Nichol as R.Lardy)对中国的兴趣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他是华盛顿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此
后他曾辗转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和布鲁金斯学会,身份亦从经济学家转型为外交政策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2003年3月,他离开布鲁金
斯学会,加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目前是该所的高级研究员。近20年来,虽供职机构屡屡变迁,学者身份也或有不同,但不变的是
其与中国经济的不解之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曾评价道,拉迪是该所关注中国经济的第一人。1994年,他撰写的《世界经济与中国》,
成为该所中国研究的奠基之作。1998年,拉迪出版《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他在书中指出,中国脆弱的金融体系将对其经济稳定增
长造成威胁。在书中,他还首次提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过多的不良贷款,导致其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2002年,拉迪新作《
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付梓后,引发美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时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杰菲·加藤称赞其为“迄今为止,论述中国
融入全球经济问题上最全面、最严密和最重要的著作”。
去年初,拉迪出版了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新著——《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试图解答在全球经济滑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为何
能一枝独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探索中国经济成功奥秘的同时,拉迪也直面其面临的问题:个人消费占GDP比重过低,
而投资比重过高;制造业规模庞大,服务业规模太小;房地产投资规模愈加庞大,经济增长速度难以持续。他将这种种现象归结为中国
经济的不平衡。他提出,如果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与近年来持平的增长速度,就必须建立新的增长模式。
拉迪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专家,也是亚洲问题专家。今年4月以来,亚洲经济风起云涌,日本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世界关注。
日本大开印钞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中国未来新的增长模式如何确立?解开目前症结的关键何在?围绕以上热点问题,本报记
者专访了来沪参加学术会议的尼古拉斯·拉迪,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仍是不平衡,而实现再平衡,需要从工资、能源价
格、利息水平等多方面入手。
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的负面影响更大
文汇报:不久前,日本推出了令全世界都深感惊讶的量化宽松政策。这种政策是否将导致各主要货币当局相继出台竞争性贬值的政策,
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拉迪:出台量化宽松政策对日本或许能起到积极作用,日本经济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因为日本现在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经
济复苏将对全球经济起到积极影响。
当然,量化宽松政策显然会造成其货币贬值,因此这将对其他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我认为,日本制定该政策更多地基于国内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