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素校正
按照电流国际标准要求,如果照明设备的功率超过25W,就必须使用功率因数校正。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白炽灯泡的特性像一个电阻,也就是说电压和电阻是同相的。二是照明只消耗了总功率的10%~12%,一天要工作几小时,相比于其他设备是相当长了。因此,如果照明电器没有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就会导致电源网络上的大量额外损失。
因为多数设备的总功耗都在150W以下,所以临界模式PFC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模式下,通过控制电感的峰值电流,电流峰值就能同整流后的输入电压成比例。在空闲时间,电感电流回落到零,也就是电感的退磁会启动下个开关周期。很容易看到电感的平均电流同输入电压成比例,这就是预期的结果。这里还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控制电感的峰值电流。在FAN7527的电流模式下,整流后的线电压会感应出参考电流,其能设定峰值电流的实际值。而在FAN7529的电压或恒定工作时间模式下,开关设备的工作时间在一个或多个线性半周期中是保持恒定的。保持工作时间恒定,峰值开关电流又再次同输入电压成比例,并能从基本的微分式dI/dt =V/L中解出来。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输出电压的感应和稳压。
图3 转换模式PFC的电压模式控制应用框图
低价镇流器有多种PFC拓扑,或用高感抗的铁芯扼流圈平滑输入电流,或弃用功率开关和控制器IC而使用电荷泵PFC。在这种拓扑中,半桥结构用来驱动荧光灯和PFC(见图4)。因为灯泡的电源必须稳压,且没有额外的度数用来控制PFC,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L和C来形成良好的功率因数并将灯泡稳定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这就是为什么这种解决方案很便宜,却很少使用的缘故。
图4 带电荷泵PFC的自振荡镇流器
灯寿终(EOL)探测
在气体放电中,有个接近阴极的区域,放电电压在此处下降很快,且没有光发出,因此被叫做“阴极势降”。根据电压降和电流,这个区域会产生相当的功率耗散。随着灯泡工作时间的增加,灯丝的发光性会变差,而阴极势降也会增加。结果,接近阴极的功率耗散增大,这个区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热。如果灯管的直径很小,它就很容易被加热到熔点。因此,灯管越细,对一种叫EOL特性的检测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T5,这个特性是必不可缺的,它已被包含在用于荧光照明的欧洲安全标准中。
通常情况下,FL是在交流模式下工作的,每个灯丝会有50%的时间成为阴极。幸运的是,两个灯丝中的一个会首先丧失发射率,灯泡因而变得不均匀。这样,监控整个灯泡的电压或工作电压/电流的对称性就有可能探测到EOL。
紧凑型荧光灯(CFL)的封闭性检查
CFL包含了一个集成在灯泡中的电子镇流器。因为替代了白炽灯泡,当FL有缺陷时这些镇流器就会被丢弃。这就是为什么一个CFL的电子器件不必要有FL镇流器那样长的寿命。此外,因为空间受限且PFC被弃用,功率也会受限。总之,虽然有同样的基本结构,CFL却使用了与FL镇流器有少许不同的逆变器电路。通常,多数CFL使用一个自振荡半桥来替代控制IC(见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