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标准工作开展这么多年以来,却还有很多细则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在产业化之前,从多角度完善OLED技术,特别是大尺寸方面的技术储备,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能抢占更多的话语权。”维信诺公司总裁陈耀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中国抢占标准话语权
由于OLED标准细则不完善,大部分技术都处在分散研发中,除了部分企业有技术保障外,很多企业也是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因此表面热闹的OLED市场不免有些混乱。
前几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了OEL-G项目组,旨在协调和指导全球OLED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OLED技术和产业化的发展。成员来自全球OLED研发与产业化方面的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包括日本的松下、先锋、三洋、日本IBM、中国的清华大学及维信诺公司、韩国LG、仁荷大学以及美国的部分代表。
代表中国参与OLED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两位专家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导邱勇博士和清华大学董桂芳博士。在具体工作中,邱勇还曾担任OLED国际标准中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组长。
不过,由于成员意见不统一,国际标准工作特别是细则制定方面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在此期间,有些企业忙于产业化,试图用产业化的水平影响其他企业,如三星等。而在此过程中,我国企业则在技术方面深入研究,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乃至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激增。
以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为例,截至目前,其已申请国内外专利257件,其中国际专利39件,已授权专利102件。同时,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完成OLED国际标准一项,国家标准两项。
“在11月13日,清华大学和我们研发的OLED技术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在技术研究方面我们一直紧跟世界先进国家和企业的水平。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将有利于我们在OLED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中获取更大的话语权。”维信诺公司总裁陈耀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