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消费电子 > 正文
展望2013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升级行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来源]:赛迪网 [点击率]:3705
【导读】: 2012年,全球面板行业逐步回暖,我国平板显示领域加快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各种技术竞相发展,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预计2013年,在新型显示技术,尤其是AM-OLED、新型背板技术(LTPS、...

预计2013年,国外企业将进一步在平板显示领域开放,放宽对我国输出产线和技术的限制,通过与国内面板、材料和装备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我国企业有望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提高配套本地化程度。另一方面,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向我国转移势必会给国内企业带来一定冲击,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后期面临如何提高盈利,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如何采取正确的战略合作和竞争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关键材料和设备发展滞后给产业带来严峻考验

从国内因素看,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在关键材料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进口,与国外差距依然明显。关键材料方面,TFT-LCD所需的基板玻璃、液晶、偏光片、驱动芯片等关键材料大多掌握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企业手中,以基板玻璃为例,我国企业仅仅拥有6代线以下的基板玻璃生产线,而高世代线市场仍然为国外基板玻璃巨擘所垄断。核心装备方面,刻蚀机、曝光机等关键设备均掌握在日本、韩国和欧美企业手中,国内涉足平板显示设备的厂家年总产值仅数亿元,与动辄上百亿的生产线投入相比,差距巨大。

预计2013年,我国将持续加大对关键材料和设备的政策扶持力度,平板显示产品配套能力有望获得提升,关键材料缺乏和核心设备发展严重滞后仍将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我国面板产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带来严峻考验。

三是新兴显示技术亟待突围

产品创新是当前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受TFT-LCD技术积累不足,产业资源分散、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LTPS、Oxide、AM-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产业化进程落后于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新兴显示技术的发展无法绕开国外先行者的专利壁垒,我国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障碍重重,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竞争局面。

预计2013年,在新型显示技术,尤其是AM-OLED、新型背板技术(LTPS、Oxide)、超高解晰度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竞争中,国内平板显示企业仍处于劣势。

四是产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

除了已经量产的2条8.5代TFT-LCD生产线,截止2012年,我国还有5条在建和获得批准的高世代线(广州LG、昆山友达、苏州三星、合肥鑫晟、南京熊猫),与增长相对乏力的全球液晶电视消费情况相比,高世代线数量急剧增长势必给产业有序发展带来较大挑战。此外,我国面板产品尺寸存在单一化的趋势,目前主要以32英寸电视面板为主,而国外企业为追求更大的产能利用率与附加价值,往往加大在大尺寸和新尺寸方面的投入和产能,我国企业在新尺寸切割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以规避产品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

预计2013年,在后续高世代线尚未投产的情况下,国产面板企业出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设备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整体规模稳步扩大,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有望加大,结构性过剩的风险将有所降低,但是必须注意到,短时间内我国本土面板企业在新技术研发、成本竞争和盈利等方面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如何合理调整国内产能供求关系将直接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