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业的“欢呼雀跃”,新能源领域独立评论员梁成翔认为,低速电动车酝酿转正的消息一出,企业趋之若鹜,无一不为之“疯狂”,但是疯狂背后,也存有阻碍。
“这个行业不靠谱”!
“低速电动汽车看起来很漂亮,其实这个行业很不靠谱。”众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对记者表示,曾经有低速电动汽车企业寻求与我们技术合作,可是当对方样车拿来检测时,根本就达不到出厂要求。
而当记者提出“很多低速电动车企业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工艺”时,张浩笑称,表面上看机构很齐全,但是在汽车设计过程中的人机工程、安全材料使用等应用环节,完全是按照“价格最低、能省则省”原则去选用配件,就连电动汽车标配的充电箱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易插头,一旦线路破损,后果不堪设想。
“即使安全能够保证,那么对于汽车产业也是一个挑战。”张浩说,整车厂从成立、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倾入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同时还得保证数万人的就业。如果一个只有数十人或数百人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与之同台竞争,那么整车厂哪还有技术革新、资本投入的动力。
李云飞则很直接地表示,我们整车厂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汽车企业,与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
面对“是否担心低价的低速电动车进入市场对E6是一个挑战”问题时,李云飞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根本就不是他们,因为在我们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车。
看来,低速电动汽车转正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那么,低速电动汽车是否真的能转正呢?
“闸”口难开
“目前关于低速电动汽车转正的风声早已有之,对于山东等地方政府支持低速电动汽车发展的行为我们也早有关注。”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生产必须要符合工信部颁布的生产准入资质,其他的车型一概都是违规生产。
当记者提出“山东大力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是否能够起到‘逼宫’国家产业政策松动作用”问题时,吴卫强调,所有汽车生产的审批都必须与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而且具有法律强制性,目前来看,低速电动车不在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之列。
“其实技术门槛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此口一开,道路上行驶的行人及车辆安全权益难以保证。”吴卫补充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上路行驶的车辆必须经过公安部核准”,低速电动车安全性目前还未得到权威部门认定,且生产资质缺失,目前讨论转正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