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联系采访卡特彼勒、NCR、通用电气、福特、星巴克、阿迪达斯、耐克、宝洁等数家跨国公司,他们集体表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将越来越多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之外的同时,耐克、阿迪达斯和优衣库将中国的定位从生产基地向核心市场转变。
阿迪达斯宣布在天津新建一个北方物流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内负责中国销售的物流中心遥相呼应。耐克的路子如出一辙。2009年耐克关闭其在中国唯一一家直营工厂太仓工厂后,耗巨资在太仓打造了一个全球第二大物流中心,交货时间因此缩短15%。它们还计划开设更多的门店,并把眼光瞄准中国二三线城市。
这两家老对手,陆续将生产撤出中国,却比赛着把中国市场作为主要驱动力。暂时落后的阿迪达斯集团,其全球CEO赫伯特·海纳近年来不断增加到中国的次数,他把中国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明星市场”。
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数据也显示,74%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在其全球总体战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报告描述说:“以前,中国主要是世界工厂,而当今和未来,中国将成为我们产品的最终世界市场。”
“十年前,我们有七成会员企业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三成企业面向中国市场。”20年前,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就来到中国。他的华南美国商会,代表了1800多家在华南投资的美国企业。他说,“但现在,这个比例恰好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