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前8月,佛山已经引进459个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达1200.18亿元。其中,超过1亿元的项目就有145个,投资总额1085.18亿元。从产业分布上看,仅制造业投资项目就有244个,投资总额331.32亿元。包括华必大半导体激光、裸眼3D电视产业园等项目。
在本次签约的项目中,深圳华强广东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强”)的电子产业基地项目最终落户禅城,总投资额为10亿元,占地30亩。项目将建成佛山华强广场电子产业、LED产业、供应链产业及动漫文化产业的区域总部基地,项目内容将包括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数字智能娱乐体验基地、信息产业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和总部服务中心、商务配套设施等五部分。对此,深圳华强总经理张泽宏表示,公司看好佛山的产业前景,此次与佛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对接,将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深圳华强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三洋华强激光的控股股东。三洋华强激光成立于1993年5月21日,注册地为深圳,注册资本为1250万美元,经营范围为:生产经营激光头及其应用产品。除深圳华强之外,日方股东三洋电机(香港)有限公司、日本国三洋媒体技术株式会社、日本国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分别持股15%、15%、30%。
对于本次洽谈会,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评价说,由于各区域具备不同优势、市场及人才配套,佛山与深圳之间的产业合作有一定空间。“比如,佛山的制造优势,特别是制造能力强、产业配套能力强以及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还是对深圳一些企业有吸引力的;另一方面是市场的优势,佛山处于珠三角核心地带,市场辐射广东西部区域,深圳在产能扩张的同时,也将考虑完成市场布局,佛山可能成为其往西走的选择。”
丁力表示,在珠三角地区,佛山的制造业实力强劲,但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则相对比较薄弱。通过类似的招商引资活动,佛山可开阔眼界,深圳的国际科技中介机构、国际性研发团队比较多,今后,两地的产业合作可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尝试。
同时,丁力也提醒,由于深圳与佛山同属珠三角区域,且距离较近,有些产业不可能在同一区域内的两个城市都开展布局。因此,产业链招商要立足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梳理两市各自的产业特点,深入研究合作的契合点,实现产业化、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