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武汉是第一批监测PM2.5的城市
在2011年以前,除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去年12月5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一公里,致多个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关闭。
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小时发布一次PM2.5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时北京空气中PM2.5浓度为522,对应美大使馆公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了最高的指数500。同时,北京市环保局的官方微博“绿色-北京”公布2011年12月4日中午12时至5日12时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93,质量级别为“轻度污染2级”,两者之间差距巨大。此后,关于PM2.5的讨论迅速在网络上升温,这一专业名词也成为网络热词而被普通民众所熟知。
2011年12月21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我国PM2.5和臭氧监测“四步走”时间表,其中,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包括武汉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
与PM10相比,PM2.5直径更小,危害也更大。粒径大于PM10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PM10就可以进入上呼吸道,但会可以随着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PM2.5则会直径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