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种智能家电在卖场陈列得铺天盖地,但消费者仍不确定购买的产品是否真的“智能”,行业内一直没有对智能家电的权威定义。也许这种情况在今年7月1日之后将得到改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 《通则》)将于下个月开始正式实施,消费者可直接通过产品包装箱上的标识来辨别产品智能含量。
7月起家电智能化分5级
《通则》是我国制定的首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及智能化技术等概念。
《通则》指出,“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化技术”是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应用技术。对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检测方式包括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
整体将家电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级划分为1级~5级,其中得分在80以上为1级,1级是最高级。
此外,对于送检家电确认其智能化等级后,将发放对应等级标识并贴于产品明显位置,且在包装箱上标注。这意味着以后消费者挑选家用电器时,不必听销售人员吹得“天花乱坠”,只需看智能标识属于几级就可以辨别产品智能含量。
某家电龙头企业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对具有研发实力的龙头企业是好事情,能改变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让真正的“珍珠”显露出来。
研究员对标准“不感冒”
不过,行业研究员对此则有不同看法,“不要指望标准,智能本身也只是个概念,消费者对此的认知较少。即使有了标准,还是难以避免鱼龙混杂的情况”,长江证券研究员徐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个标准执行过程中难有明确界定,每一级标准的浮动空间可能会很大。另有市场人士认为,悲观来看,智能评级很可能沦为推销员对产品的行销手段。
眼下,家电行业的节能补贴政策已拉开大幕,上述家电龙头企业人士称,节能补贴刺激了产业升级,而《通则》又在高端产品中设置了智能标准,对国内几家大型家电企业而言都是长期利好。据了解,智能家电产品主要分两类,一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二是模拟操作者的经验进行模糊推理和控制。目前,各种智能家电层出不穷,如数控冰箱、具有模糊逻辑思维功能的电饭煲等等。
而在国内家电巨头中,不乏去年以来持续加码智能产品的研发者。海尔集团去年8月与霍尼韦尔共同组建 “霍尼韦尔-海尔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将开展针对家用电器和智能控制的多项技术合作项目;海信电器(600060,收盘价17.87元)将2011年称为公司智能电视元年,上市了首款个人智能电视I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