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记者前两天参加三星手机发布活动时穿了件带有苹果LOGO的T恤,引发敏感的媒体同行关注,当事人也自嘲:“像来砸场子的吗?”现在,三星和苹果已是手机领域旗鼓相当的对头,而就在1年多前,三星还在中国小心布局,希望在一线城市超过诺基亚。如今,三星已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手机品牌,而原本PC阵营的竞争者苹果,却坐上了智能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
手机本来是通信终端,但天生具有消费电子属性,随着消费电子一波又一波的娱乐化、网络化潮流,一批又一批的手机企业潮起潮落,那些我们曾熟悉的品牌已不再做手机,那些我们熟悉的非手机企业又卷入这一阵营。
笔者第一部手机的品牌是爱立信,由刘德华代言。今天,刘德华在《桃姐》中风采依旧,爱立信却彻底告别了手机,连“索尼爱立信”不久前也正式尘封进历史。同一时期活跃的品牌还有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和飞利浦,率先出局的是后两者。在与明基合作失败后,西门子就离开了手机市场;飞利浦则将品牌授权给了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桑菲。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是第一波市场洗牌的胜出者。摩托罗拉顺利地从模拟手机“大哥大”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并当了两年全球第一,后来被诺基亚取代。诺基亚不仅占有率全球第一,而且创造了接近全球50%的市场份额的神话。但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这些神话都破灭了。
国内手机品牌更是经历了大起大落。那些曾充斥在媒体广告位的响亮的名字,波导、南方高科、迪比特等都已淡出手机市场。此前还有一些被淡忘的品牌,如首信、东信、熊猫、大显,都是中国最早的自主手机品牌。曾经,波导是国产手机品牌的老大,TCL屈居其后;后来,夏新、联想超过它们成为国内品牌的翘楚;再后来,天语、金立、OPPO起来了,成为国产手机品牌的代表;如今,华为、中兴、酷派正在努力打品牌,小米、QQ、阿里巴巴这些原本成熟的非手机企业也在努力挤入手机市场……比起国际品牌,国内手机品牌更加五彩缤纷,还有更多企业在试图推出品牌挤进这一市场。
品牌的层出不穷源于市场的精彩。这些年我们亲历了手机产品的变化,体会着手机带来的便利,也感受到产业阵营更替带来的刺激。多少巨头黯然退出,多少新生力量跃跃欲试,市场的特性决定了这些精彩和残酷。作为观察者,只能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文章,纪念那些年,我们曾经熟悉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