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超高清视频显示与超高速信号传输,必然对显示产品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而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对互动性——触控功能要求的提高。而要讨论让显示屏变得近距离“触手可及”,首先需要让显示屏满足近距离观看使用场景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是近距离观看时的画面精细度问题
传统的大屏显示过往主要应用于户外远距离显示,通常,户外的大屏显示具有像素颗粒大、像素间距大的特点,而近距离互动显示场景需要更加精细的画面显示;以典型的会议显示场景下,操控者通常距离屏幕几十公分、观看者在距屏幕3-5m左右,在这样的近距离场景下,如果没有良好的画面精细度,观众收获的只会是较差的观赏体验。
接着是屏幕长时间使用的发热问题
众所周知,屏幕是散热大户,而且屏幕越大,散热量越多,因此要实现近距离的大屏幕互动体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屏幕的散热问题,不能因为屏幕长时间使用,屏幕附近空气温度升高,人要靠近观看或者触控的时候,会有灼热感。
另外就是屏幕近距离观看的安全问题
作为互动显示屏,其使用场景的最大特点是近距离的观看和触控,而近距离观看和触控操作的互动显示屏,要求屏幕的亮度不能过高,屏幕射出的光线需尽量柔和,以降低长期使用对人眼的刺激和危害。
从目前的技术路线来看,互动大屏幕产品主要有背光显示的智能激光屏产品和自发光显示的LED显示屏产品(液晶大尺寸屏幕无法做到较好的成本控制,因此在大尺寸屏幕显示领域竞争力较弱)。从产品形态上看,智能激光屏产品是一款成熟的室内互动大屏幕产品,产品采用背光显示技术,屏幕由一整块的以钢化玻璃为基材的复合材料构成,屏幕表面平整如镜,恰好适合人手触控操作;而LED显示屏作为互动显示屏是近一两年技术发展下,才发展出的新型应用场景,目前LED显示屏作为互动显示屏,通常采用的是以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屏幕表面进行覆膜以实现平整光滑的屏幕表面的方式来实现互动触控显示。
从具体的技术特性上来看的话,由于当前采用技术更胜一筹的激光投影机作为显示光源,智能激光屏在近距离观看的显示效果上更突出,在实际的演示效果上,智能激光屏画质清晰细腻、细节丰富饱满(日常可达4K分辨率);而且由于采用背投显示技术,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线需经多次反射后才到达屏幕,这种光线非直射入眼的画面显示,让观众在近距离对着屏幕直视时,也能有较好的观赏体验,观众在观看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屏幕的每个像素排列紧凑无间隙,每个像素的显示发光都柔和不刺眼。
而且智能激光屏屏幕本身不是发热源(发热主要是背光光源产生,但背光光源——激光显示投影机通常设计有风冷循环和水冷循环两套降温系统,能快速带走智能激光屏箱体系统内的热量,防止温度上升),即使长时间开机使用,屏幕表面都能一直保持在适合人手触摸、控制的体感温度附近,而对观众来说,由于屏幕是不产生热量的常温冷屏,屏幕以及屏幕附近的温度也不会异常升高,所以也有利于观众近距离观看和欣赏。
而采用的是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的互动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以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特点在近距离观看互动屏幕的缺点。
首先要指出的是MINI/MICRO LED互动显示屏在近距离观看上的缺陷,众所周知,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是以一个个的LED灯珠作为屏幕的像素点,这一特点在远距离观看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近距离观看时,由于每个LED灯珠间都是有物理间隙的,观众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个个突兀的LED灯珠,画面近距离观看的精细度立即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每一个LED小灯珠都是一个自发光的独立光源,近距离观看时,强烈的直射光线会直射入人眼,这会很容易造成人眼不可逆的疲劳和损伤。
同时,如上述所说,LED显示屏想要实现互动,必须提高近距离观看时的画面精细度,而要实现画面显示的精细度就必须尽可能缩小点间距,以使得画面即使在极近距离观看时,依旧没有明显的“颗粒感”;但矛盾的是,随着点间距的缩小、密集的LED灯珠阵列会让其生产工艺的难度也同样几何式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问题会变得越发难以控制,后期使用过程中的LED坏点和单元不一致问题也会越发严重。而易发的坏点问题,不仅会增加后期的维护保养难度,而且会在近距离的互动演示和观看过程中,暴露得更加明显,让整体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此外,MINI/MICRO LED互动显示屏作为自发光显示屏,其屏幕是整个系统的最大发热源,随着屏幕分辨率的增加,单位面积的LED灯珠越多,屏幕的发热量越大;而与此相反的是,MINI/MICRO LED的散热降温手段较少,除了屏幕背部的小型风扇降温外,主要依靠屏幕表面向空气辐射传热降温,而这就会导致在长期使用下,屏幕表面周围的空气温度异常升高,根据众多用户的使用反馈,通常这个温度会超过四十多度,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演示者或者观众要靠近屏幕观看或者触控演示都是极不舒服和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