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竞显示、车载应用、平板设备等产品上相继得到应用之后,MiniLED背光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时期正式开启了“暴增”模式。
消息显示,苹果正力推采用MiniLED背光源面板的产品;三星电子计划在2021年推出多款不同尺寸的MiniLED背光电视;京东方MiniLED背光产品预计四季度可量产等。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预测,MiniLED背光将在平板和电竞显示、车载、TV等市场迎来爆发。
随着MiniLED背光市场出货量的大幅增加,GGII预计,到2023年MiniLED背光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亿美元。
兆驰光元作为国内LED封装领先企业,自2016年开始就已着手MiniLED技术研发,逐步介入LED显示领域,到2019年,已实现MiniRGB显示、小间距显示、户外显示产品的全系列覆盖。
据兆驰股份董秘方振宇透露,目前兆驰光元正在积极与韩系和国内厂商接触,共同推动MiniLED背光电视产品的落地。
“成本+技术”成Mini背光规模化“痛点”
尽管MiniLED背光已成功推出终端产品,但目前尚未实现规模应用。据兆驰光元负责人分析,“一方面是受价格影响,另一方面行业主流厂商技术路线各有优势。”
MiniLED背光成本高于常规背光,尤其是TV行业,不像手机行业已然形成高端需求大众化的趋势,除TV龙头厂商之外,多数TV厂商还在观望客户需求的爆发点。
同时,Mini背光也区别于常规电视背光方案,Mini背光所用PCB要求可靠性及成本更高的基材、更复杂的驱动设计与更高的贴片精度;COB模式需要上游晶片的高端技术支持,需要全新的胶体塑形光学设计,需要传统SMT与LED芯片段工艺结合;同样NCSP模式对涂层的用料、成型、贴附及光学设计也有特殊要求。
兆驰光元在Mini背光的行业痛点”成本+技术”上,有着其他LED/LB厂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针对成本问题,Mini背光主要考量LED芯片、PCB、透镜成本。
LED芯片成本部分,兆驰光元依托兆驰股份全产业链布局的支持,与其他LED/LB厂商依靠战略合作绑定芯片厂商的方式相比,兆驰光元在交期、库存管理、单价上更具优势。
PCB、透镜成本部分,得益于兆驰光元可供应500-600万台/月电视背光的规模生产、规模采购,加上研发设计导入标准化产品理念,兆驰光元的物料成本在业内是公认的极具优势;同时近几年来内部推行二级供应商品控,严格管理PCB基材、成型工艺和透镜原材、模具等,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
据高工新型显示了解,兆驰光元的驱动设计、多层PCB供应资源、半导体芯片技术支持、胶体和涂层的光学设计、生产工艺优化等Mini背光的关键点都已经非常成熟,并通过了国际大厂的审核,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合作优化中。
兆驰光元推出多款Mini解决方案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积累与沉淀,兆驰光元现已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需求类型较为广泛。为了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其针对客户现有的“痛点”,兆驰光元相继推出了MiniLENS+SMD、NCSP、COB等多款解决方案。
MiniLENS+SMD方案,与常规的背光灯条相比,可实现基础的LocalDimming和HDR功能,生产工艺和供应链都可以复用普通灯条的设备、资源,虽然成本稍高,但却是三类Mini灯板方案内性价比最高,最有可能在国内市场大批量产的产品。
“目前我们这一方案技术储备已经成熟,配合部分品牌厂设计了从55-75寸各类LocalDimming多颗数小间距的TV产品。”兆驰光元负责人如是说。
NCSP与常规背光灯条相比,可实现所有等级的LocalDimming和HDR功能,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相对复用、小部分存在差异化,虽然成本也相对较高,但灯板上LED密集、数量多,属于三类Mini灯板方案内价格适中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兆驰光元就已经开始投产CSP产品,为国际大厂生产大批量CSP灯条产品。发展至目前,已精通CSP、NCSP的应用,并配合国内外大部分品牌TV厂完成了NCSPMini背光产品的样品、首批、可靠性实验工作,具有可量产性。
COB与常规背光灯条相比,可实现所有等级的LocalDimming和HDR功能,但兆驰光元目前的生产工艺和供应链暂时无法复用,再加上灯板上Chip密集、数量多,兼具点胶的光学设计,属于三类Mini灯板方案中价格最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