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车联网下,商业模式将发生创新性变革,更加强调体验与数据
葛雨明提出,技术的成熟在当前5G车联网领域不再是核心的挑战和困难,更多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运营主体的创新性的变革。目前,信通院也在就此做一些支持性的工作,包括城区范围内和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车联网先导性的验证性工作,包括支持江苏无锡和天津西青车联网先导区在城市场景下开展工作,以及发起“1号高速”工程验证打通G2京沪沿线的车联网基础设施部署,为干线物流的发展赋能。
蔡德暄表示,5G之下车联网的商业模式可能发生重要变化,如收费模式可以变成根据企业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进行收费,也可以根据云端可以提供的存储空间收费,或者根据提供某种服务的租用市场进行收费,亦可根据客户需要的特定的安全级别及不同的服务内容进行收费。
智能设备软件处理将越来越多的迁往云端,逐渐统一的操作系统、手机、电脑、包括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信息娱乐系统都将逐步演变成一个只是显示和控制的载体,而更多的软件处理会通过5G提供的边缘计算逐步迁往云端,更好地发挥5G高速、大带宽、低时延的三大应用场景。
基于此,根据新的5G传输能力的建设,长城汽车在整个组织流程中,特别加入了URM,即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企业与消费者的触点将通过PRM和URM将无时不在,通过车在线、人在线、服务在线“三位一体”的模式,在用户的全生命周期都对用户进行管理,更加强调体验与数据。
5G车联网需要产业协同,V2X上车最大挑战在运营
葛雨明指出,新基建会赋能5G车联网的发展,但5G车联网发展是综合性的生态体系工程,需要跨行业协同,才能够真正把应用场景打通,实现对于传统产业赋能。
缪军海则表示,车联网如何上车C-V2X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是运营主体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高速场景,目前运营主体还不是很明确,导致很多项目开展的时候,其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构建等都不是很清晰,建议国家尽快确立具备全国统一运营能力的实体来作为车联网的运营主体,加速推进V2X上车上路以及生态建设。
汽车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李丹通过《颠覆传统,数谋未来》的报告阐述了当前大数据之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发展情况及一汽的应用现状。
李丹提出,在数字经济推动下,大数据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软件公司和数字汽车相关的技术不断加深汽车在“技术战”中的参与度,大数据在智能、网联、电动化、共享领域带来的全新变革,已经逐渐成为发展汽车新四化的智慧源泉。国内汽车企业已经布局决策转变,从传统的以车为载体、通过制造端到使用端来完成角色使命逐渐开始衍生到后市场,汽车数据的收集方式日趋完善,汽车大数据正逐渐覆盖整个产业链,汽车也继手机之后也成为新的数据信息平台,汽车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
围绕数据开展业务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汽车行业共识,按照数据技术对业务的参与度和驱动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实现业务的电子化,通过IT来支撑业务流程、业务应用管理等,在此阶段大数据技术应用不参与管理技术。目前大部分企业和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仍停留在这一阶段。第二阶段大数据开始参与业务,但主要是被动的响应业务部门的服务需求,其中图形化报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第三阶段大数据在业务体系中已经有成熟实践,向驱动业务模型寻找业务新机会和主动带动业务创新的更深层次延伸。
未来几年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合规将是企业数据安全建设和治理的重要驱动力。
当前,一汽大数据平台主要采用分布式、可扩展的技术架构,已经接入和存储来自不同系统、不同品牌车型数据共计2900T,目前数据日增量78个T,预计到2020年底数据量将达到4000T以上。
在应用方面,以红旗品牌为先锋,已经在驾驶行为分析、车辆健康管理开发、创新金融、智能推荐、驱动研发等领域发挥作用,成为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应用层之上,一汽也在大数据技术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布局,通过产品和业务服务两个主线,开展大数据业务,其中产品主线以AI技术为核心,打造AI+汽车六条产品主线,2020年到2022年聚焦智能感知与大数据两大业务领域,同时进行其他业务领域的人员技术储备,分三阶段启动开发工作。服务主线打造大数据分析服务、软件开发任务、示范运营建设三条服务主线,以大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赋能集团本身,以示范运营打造一汽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