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光电产业 > 正文
光伏企业“吃补贴过活”难以为继
[发布时间]:2012年2月9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率]:3590
【导读】: 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24G W,而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产能高达50G W。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已大幅下调光伏补贴,国际市场对光伏组件和设备的需求进一步萎缩,使得长期依靠外需的国...

赵健介绍,受地方政府高额补贴吸引,2005年开始大批企业进入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数量也从2005年的100家左右激增到目前的600家左右。由于多数企业技术实力有限,只能从事低端光伏产品的生产,并采取低价策略,逐渐导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并造成如今的行业困局。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靠吃补贴的生存方式将难以为继。上述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进一步解释,光伏企业所吃补贴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这一优惠一般会持续数年,但不可能永远保持;另一块是“出口退税”,但随着外需萎缩和价格回落,光伏企业从“出口退税”中所得的“好处”也会大幅下滑。因此,单靠吃补贴的企业,未来将难以过活。

赵健认为,靠各类补贴鼓励企业生产的产业政策,和国内多数“两头在外”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并无二致。这种政策,并没有考虑到产业链和上下游,只是盲目地提高了产能,进而引发了企业间的价格战,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另外,补贴鼓励还使大量企业沦为国外需求的加工工厂,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升级,也阻碍了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担忧

新兴产业陷老模式困局

对于目前国内光伏产业的现状,已经有分析人士给出了警示。国际能源分析机构IH S分析师迈克尔·舍帕德认为,国内光伏产业的现行发展模式,不利于产业链发展,如不尽快予以改善,有可能会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被全面淘汰。

赵健认为,作为全球各国都在奋力竞争的新兴产业,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将是全球化的产业链竞争;而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则陷入了“新产业老模式”的困局中。

中金证券一位产业政策分析师则更为担忧,他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目前的产业政策都面临相同的困境。如不从全球产业链竞争的思路出发,实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的梦想,最终只能是个空想。

对此,赵健表示认同。他介绍说,从奥巴马上台,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就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战略眼光的政策。他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介绍,该州政府计划在2010年到2015年期间,新增光伏设备装机量7.5G W;并要求该州三大电力公司在每年的电力采购中,将光伏发电零售电量,每年增加1%,最终到2017年达到20%。对此,该州政府除了给予光伏发电企业相应的财税优惠和各类补贴外,还签署一项旨在简化光伏发电项目申请过程的法案。受上述政策影响,该州光伏发电设备安装量迅速上升,已在美国并网的光伏发电安装量中,占到53%的市场份额。

而新罕布什尔州对小规模太阳能家庭安装项目实施退税政策,家庭安装用户可最多获得高达4500美元的安装退税,并计划在2012年发放完第一批安装退税款后,展开第二期发放;亚利桑那州则对光伏发电企业提供激励措施,其中包括减免各类企业税、财政补贴、工作人员培训、研发支持等。

赵健解释,这些政策并不直接利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而从扩大需求入手,大大带动了美国国内的市场需求,从而使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都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这让美国人可以掌控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并控制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环节,进而牢牢控制产业链。”赵健补充。

上述产业政策分析师指出,事实上我国也有类似的产业政策,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只有简单易行的“吃补贴”政策,备受追捧。但这种老旧政策,对整个产业链而言,既无法扩大国内需求,也无法提升核心技术,如果继续实施,将会给整个产业链埋下苦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