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也有一些业内专家提出“从行业公正的角度,计算出变压器成本,以供用户参考,以达到抑制低价竞争的恶性竞争”。这一方法着实得到了不少业界人士的支持。然而由于不同公司在设计原理、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皆不相同,因此很难达成一个各方均认可的“中间价”。
产能过剩形势严峻、市场秩序混乱,如此咄咄逼人的市场形势下,若参与者不采取积极自救行为,那还有谁会来救?
当然需要行业自救的决不仅仅局限于混乱的行业秩序,而核心技术更为行业不得不自救的另一领域。比如,由于我国尚未能攻破某些关键零部件的相关技术,“技术空心化”严重制约了变压器行业的发展。
“如今高价格却买不来相关技术,若出现技术问题时,变压器企业更是无可奈何。套管可高达一台直流换流变压器总价的50%,由于相关技术并未实现国产化,只能令国外公司漫天要价,那么其他核心技术怎么变得如此一文不值?”上述上市公司高管为此愤愤平。据了解,绝缘成型件、硅钢片等原材料也存在相同情形,国产化之路依旧漫长。
有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变压器行业将逐步进入“战略收缩期”,企业转型与产品结构调整为必经之路。因此无论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亦或是选择全身而退,只能由企业自我拯救与救赎而实现。说到底,终究是因自身频出问题才引发了行业的“节节败退”,若不选择自救,那还会有谁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