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类成本上涨,收费总体未减,于是供应商只能通过提价来保证利润。根据陈先生估算,一件售价为100元的商品,有50元是为了抵消各类收费和提成。除去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外围运输成本、损耗等,最后毛利率只有5%~10%。
“零售商真正的获利来源应该是售卖商品所获得的差价,而不是渠道收费,这种模式也只有在中国市场有,海外市场都是正常的差价模式。”第一零售网创始人丁利国分析,在海外市场,由于价格体系透明健全,不允许有不规范的定价和收费存在,所以没有零售商敢违规操作,如被发现乱收费则处罚力度极大,足以使一个中小企业倒闭。
至于日本等市场,由于零售业态细分,特定商品是指定供应给特定的业态,比如某些商品只能在药妆店出售,某些商品只能在专业店出售等。这使得零供关系稳定,甚至一些指定供应商占据强势地位,根本不存在零售商收费的问题。
“但中国超市卖场内商品雷同,业态并未细分,造成供应商竞争很厉害,促使零售商占强势地位,随意收费。由于零售业是薄利产业,超市卖场的毛利率通常不会超过20%,做得差的甚至低于10%,为了获得更多利润,零售商开始热衷收费。”丁利国认为,“积习日久,要让零售商立即停止所有收费,对一部分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要完全杜绝乱收费,尚需时日。”
家电供应商谋直营突围
家电供应商对家电大卖场也是忍了很久。
2010年7月,福建省信息产业商公布一组调研数据,2009年厦华电子被全国性连锁经销商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包括进场费用400万元,促销费用50万元,广告费250万元,其他费用50万元,共计750万元。而该年度厦华电子被超市卖场、区域连锁经销商等收取的不合理费用还有共300万元。万利达集团在2009年被卖场及经销商等收取的保底条款费用、工程机条款费用等费用达395万元 。
“清理整顿零售商乱收费,其实已经说了很久。”华南一家电厂高层称,此次的新意是将各项违规收费的项目明细化。
但他同时认为,商务部列举的十多项违规收费项目,其实已经是国美和苏宁等大型连锁家电卖场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如果将其列为违规收费,那苏宁、国美等零售商恐怕也会改变收费模式,家电厂家要上交的费用一样不会少。”
苏宁和国美有关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尚未知悉五部委联合清理整顿一事,但公司对供应商的收费一直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也许,家电供应商寄予更大希望的是开拓直营渠道,以增强同零售商的议价能力。
去年底,创维(微博)数码一管理层人士向本报透露,创维数码广州分公司去年已在广州城区开设了50多家社区直销店。
该中层称,目前广州社区直销店单店创维电视的销量与国美、苏宁的单店创维电视销量相比,已相差无几。而社区直销店的销量来源,一方面是市场的增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蚕食了附近国美和苏宁门店的份额。
出于同样原因,格力电器前几年同苏宁、国美离合数次。因为格力电器在全国的专卖店数量有上万家,同家电零售商博弈的底气更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