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AWE展会上,彩电依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8k、4k等硬件层面的尖端技术已经不再是主流彩电企业的宣传重点,反而是创新性的外观设计、差异化的内容设计、智慧家庭生态的构建等“非技术”元素大抢风头。比如,长虹CHiQ系Q5R电视机融入了高贵时尚的艺术天鹅图案和施华洛世奇水晶元素,赋予电视全新的艺术浪漫色彩以及人性化的情感化诉求;夏普虽然在强调8K技术,却主打8k生态的构建,并在现场用通过8K超高清显示,将北宋名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数字还原,让潮流科技与人文艺术无缝对接;海信、康佳、海尔等企业则将发力点放在了差异化的内容,前两者主打体育赛事,后者则关注幼教领域。
要知道,作为一个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技术升级一直是彩电产业创新的核心,自然也是从业企业“秀肌肉”的关键。如今,这一固有模式的打破究竟为哪般?
电视失去统治地位,全新消费痛点的发掘迫在眉睫
会产生这样的改变,首先是市场选择的必然。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迅速普及,电视曾经肩负的媒介、观影娱乐等核心职能已经不再具有唯一性。近年来,虽然电视也在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增加网络点播、观影等内容,但是体验感远不如移动终端,而且,因为移动终端应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能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更加受追求效率的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目前,电视虽然仍是现代化家庭中的必备电器产品,却已经沦为家居装饰品,应用价值大不如前。
如今,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已经成为了消费主力,电视产业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要让他们产生回归兴趣,显然,传统的画质提升、尺寸增大等硬件层面的升级已经无法实现。这一点2017年的彩电市场发展已经给出了答案。中怡康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彩电行业整体下滑8.1%。跌破5000万台关口。2018年虽然预计有所回升,但是规模仅在4800万台左右,不复前几年的辉煌。发掘全新的需求痛点,让电视重新与年轻消费者紧密关联,这是彩电企业必须攻克的难关。
打破同质化瓶颈,需要鲜明的品牌特色
众所周知,电视硬件技术的升级主要取决于上游面板技术的升级。然而,核心的面板技术仅仅掌握在少数的几家企业手中,而为了更多地掌握市场话语权,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必然。纵观电视产业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彩电企业而言,硬件技术的升级从来不能成为真正的分水岭,而是整个产业的共同升级,所以有了“全高清”时代、4k时代、8k时代。无论硬件技术如何升级,最终都会成为整个行业的狂欢,反映到消费端,就是电视产品的大同小异。
为了谋求差异化发展,彩电企业提出了“内容为王”,希望通过特定内容的提供来实现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这样的举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同质化现象,却未能根治。因为消费者的应用习惯并未发生改变。在大多数家庭中,电视主要掌握在老人和孩子手中,他们关注的内容有限,所谓的差异化体验并不明显。电视企业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就要在多个维度进行差异化创新,包括外观设计、内容定制、品牌形象等等,为品牌打上鲜明标签,通过品牌文化、品牌魅力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以人为本,彩电市场即将新一轮整合
无论是全新消费痛点的发掘还是鲜明品牌标签的打造,“人”都成为了创新的核心要素,需要消费者与产品产生情感共鸣。电视制造商不应是单纯的硬件制造商,进行一锤子交易,而是需要进行人文科技融合,长期关注用户,追求后期盈利。今年的AWE展会上,彩电企业们进行的正是这样的转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向:通过4k、8k等尖端技术搭载保证观看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品质化需求;在外观设计上,寻求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家居需求;通过细分内容的运营打造专属标签,提升用户粘性;借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潮流科技增加用户和电视互动性,让电视成为整个家庭互联网的中心,深化应用价值。在这样的基调下,彩电企业推出的产品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或许不会是一道大众菜,却会在特定群体刷足好感。
与父母一辈的潮流性消费不同,新一代的消费群体更注重个性体验,“我喜欢”成为了影响选购的核心要素。彩电产品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这在为彩电企业提供了更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对其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尖端技术技术,深刻洞悉消费需求,更要将二者完美融合。不再炫技术的彩电企业,未来会更酷,而且,也只有足够酷的企业才能持续走先去。
彩电行业即将掀起新一轮的洗牌大潮,究竟谁主沉浮,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