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银隆主打钛酸锂电池技术,该电池优缺点明显,其快充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低温性能好,但能量密度低于磷酸铁锂、三元电池等主流电池技术,因此被认为是在公交车场景下比较合适的技术路线。但银隆旗下车厂供应的电动车,并非全部采用钛酸锂电池技术,亦有部分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17年银隆销售的电动车中,约三分之一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但银隆自己并不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均为外购。记者多方获悉,目前,广州鹏辉、北京国能、深圳沃特玛、芜湖天弋是其主要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几家公司都存在被拖欠货款的情况,欠款金额从数千万至接近4亿元不等。
此外,如珠海思齐一样的电池产业上下游供应商中,亦有多家公司表示存在欠款,金额从数百万元至过亿元不等。部分被拖欠供应商代表还组建了微信群,每日互通信息,据了解,其中大部分供应商为整车物料的供应商。该微信群已经组建超过5个月。
多家供应商都对记者表示,2016年3月格力提出收购银隆至2016年11月收购中止期间,银隆基本不存在货款拖欠。2016年底格力退出收购之后,银隆开始出现回款不及时的情况。
在这期间,许多供应商的采购合同是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公司或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签订,但设备是供应给银隆。《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包含供应商、格力、珠海广通的三方协议信息显示,珠海广通(甲方)与珠海格力(乙方)签订了《委托采购合同》,广通委托格力代为采购物料和设备,广通与格力签订了相关买卖合同,格力再与供应商签订买卖合同。《财经》记者获悉,从2016年4月起,格力便已派商务组入驻银隆,参与采购、财务等环节。
但2016年11月,新的收购方案未获银隆股东会通过,交易中止。收购未果之后,格力也从相关交易抽身退出,上述三方协议信息显示,2016年底之后,原格力采购但尚未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转由广通来负责。
此外,尽管格力参与期间货款支付较为及时,但也普遍存在以货抵款的现象。以思齐为例,一笔总金额约为134万元的合同中,最终部分货款是以40台格力手机、每台价值3599元的形式来支付的,总金额为143960元,而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方式为现汇支付。据了解,这并非个例。
不过,由于多家供应商仍与银隆有业务往来,因此仍然希望能够至少先追回一部分欠款,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走到上诉这一步。而对思齐这样的已经不再继续与银隆做生意的小供应商来说,不得不提起上诉。
银隆称货款纠纷仅为个案
针对上述供应商反映的情况,银隆给出的说法截然不同。
银隆新能源股份公司总裁孙国华回应记者称,与珠海思齐确实存在应付款的问题,但思齐之前供应的产品一是存在产品质量问题,需要通过谈判给出一个说法;二是存在侵权问题,已经通过公安部门立案。基于这两个情况,现在扣了一部分思齐的货款。
银隆新能源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李志亦向记者表示,思齐仿冒银隆的产品,并存在质量问题,与银隆在质量索赔、退货方面存在纠纷。
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思齐总经理李文红表示,银隆在收货之后并未提出有质量问题,在思齐提出诉讼后,银隆才开始提出各种质量问题,这是银隆拖延付款的手段。李文红举例称,在珠海运营的公交车,湖心路口、海虹、前山、神前等约10个充电站都由思齐提供,目前都在正常运营。
银隆所指的侵权问题,思齐副总经理束磊解释称,思齐同时给多家企业供应充电柜,在供应给银隆的充电柜产品中,内部的充电模块会印上银隆的商标,供应给其他厂家的产品则会印上思齐自己的商标。而此前有两台充电柜在发货时曾出现错误,发往广州其他客户的充电柜内部装上了印有银隆商标的充电模块,由于从外部充电柜无法辨识这一错误,思齐在发货一个多月后才由售后人员发现了这一问题,也已经进行擦除了银隆的商标。并且这两台充电柜合同价值仅为70万元。
思齐代理律师表示,截至1月16日,尚未收到关于侵权银隆的立案通知。
而孙国华则对记者表示,侵权涉及的产品价值远不止70万元,目前正在落实核查情况。
就一审判决所涉的合同,孙国华与李志都对记者表示,目前该案件已经进入二审流程,要等法院终审判决下来之后,按照判决确认金额来结算货款,判决下来之前,不会支付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