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12月20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上,工信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副处长李伟介绍,工信部正在加强物联网领域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推动研制行业应用标准,近期将发布《物联网综合标准化指南》。
物联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物联网是颠覆未来的技术之一。麦肯锡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的使用将带来1.9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和1770亿美元的生产成本降低,对全球经济影响近6%。
工信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副处长李伟介绍,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9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M2M连接数突破1亿。
李伟表示,目前我国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聚集发展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州四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未来还将新增一个示范基地。
“整体来看,我国物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工业物联网将是物联网应用的最重要方向,麦肯锡预测占据七成左右,但我国目前工业物联网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工信部对物联网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播、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M2M连接数突破17亿。
安全与标准化亟待解决
李伟指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尚存瓶颈。他介绍,“我国的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依然薄弱。以传感器为例,中高端传感器进口比例达到80%,传感芯片进口比例达90%,跨国公司在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占比高达60%;市场和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不足。”
物联网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工业物联网是永远在线的,尽管并不都与外网链接,但物理隔离也可能因管理疏忽而感染外网病毒,2017年5月的勒索病毒入侵不少内网就是一例。工业物联网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其影响将难以估量,因此需要采用更严格的安全防护技术。”
标准化问题也一直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邬贺铨指出,目前物联网缺乏互联互通的标准,如传感器、接口标准、通信协议、管理协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标准化。他表示,“目前很多组织提出的标准权威性都不够”。
李伟表示,未来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一方面推动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另一方面,深化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推动物联网在城市管理、节能减排、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表示,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是支撑智慧城市的四大技术基础,通过物联网汇集海量数据,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精确把握,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