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个月,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更是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9月19日,环保部表态,北京、天津、唐山、太原、济南、郑州、开封等“2+26”城市要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制药、农药、煤化工、橡胶制品、涂料、油墨、胶粘剂、染料、化学助剂、日用化工等化工行业,对上下游产业链均有波及。
这就像一把大筛子不停的筛,大企业、央企留下来了,本来就想靠血汗工厂赚点钱的民企给筛下来了。而且,这把筛子还在不停地筛。
逼迫之下,中国所有制造企业都在寻求转型,不只有格力,还有华为,2017年初,任正非表示,未来五年,华为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在研发、销服、供应等业务领域要率先实现ROADS体验(实时、按需服务、在线、自助、社交化连接)。转型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品牌的企业,早死早超生。
华为是转型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三次成功转型造就了如今的通信行业巨无霸。
原华为电信战略负责人孙建恒介绍,在华为初创期,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已经垄断了整个通讯市场,第一次战略转型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加强研发。1998年左右华为进行第二次战略转型,实施差异化全球竞争战略。华为第三次战略转型,是从单纯面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扩展至企业/行业客户,以及终端消费者,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业务,如手机等产品。
最重要的是,华为搭建了一个立体平台,产品经理、工程师、战略专家的平台,可以跟全球无缝对接。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