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周四发表分析文章称,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频现,厂商利润率极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迅速发展的春天已经结束,寒冬即将来临。
以下是文章全文:
这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中国东部江苏省的一个依赖养猪和蔬菜种植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拥有百万富翁、昂贵名车的富有村庄,实现这一重大转变就是通过互联网、产品独创性和制作家具的胶合板。
2007年,30岁的孙晗(Sun Han、音译)是东丰村(Dongfeng)电子商务贸易的负责人。他喜欢上了瑞典家具巨头宜家的家具设计,并决定自己制作类似的家具在网上销售。
村里的其他人很快开始仿效孙晗的做法,致富的童话开始书写。以前的蔬菜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工作坊和店面。孙晗的工厂就坐落在一英亩(约4046平方米)的土地上,现在开始大量生产类似宜家家居的书架和床,以满足其2家网店的每天200份订单。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激烈竞争
竞争的激烈导致家具厂商开打价格战,中国领先在线电子商务平台也开始提升服务费。淘宝商城今年就强制关闭了一些经验不足的东丰村村民网店,淘宝上逾1000家家具经销商来自东丰村。
“现在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需要继续创新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孙晗表示。孙晗穿着一双黑色皮革鞋、灰色毛绒夹克以及戴着一副半边框眼镜,看起来更像是一位教授,而不是农村商业负责人。
东丰村另外一位家具制造商王乐(Wang Le,音译)对于现在的形式更是直言不讳。王乐称,对于那些急于跟风模仿家具制造的村民来说,利润率一直在下降。
“每个人都在制造类似的家具,价格一直在下降,就产生了恶意竞争,”29岁的王乐说。
“你看着那个婴儿床了吗?”王乐指着其工厂破旧砖房内地板上的一个未完工的胶合板婴儿床说,“几年前,我能够以人民币600元至800元将它卖掉,但现在只能卖300元。”
衰落
东丰村的败落折射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遭遇,曾经是私募股权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最宠爱的市场,现在却经历了一段竞争激烈、动荡的时期。
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和金钱的涌入催生了大量电子商务公司,这些公司冲乱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中国现在大约拥有2.5万家在线商店,涉及业务从鞋子到垃圾食品。
“多数私人投资者拥有的资金超出想象,他们都希望在中国复制亚马逊的成功模式,因此导致了竞争的加剧、资本的泛滥。”上海咨询公司睿析科技(RedTech Advisors)总经理迈克尔·克兰德宁(Michael Clendenin)表示。
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近期发布报告中称,中国有1.73亿网民在线购物,中国电子商务产业今年的毛交易额将超过人民币7500亿元。中国预计将在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