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5月4日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点击率]:2650
过去罗永浩每次的发布会都是最成功的,没有之一。但是发布会后却没法尽快解决产能的问题。
何以破局?
硬件本身亏本或免费,抑或是在一定销量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微利,已经成为大多数本土互联网手机、电视制造商的普遍现象。凭借植入App等生态方式赚钱,是以小米等新一代厂商通行的占有市场的方式。小米、乐视、奇虎都属于这一类,这些厂商所考量的,和传统制造商截然不同。
但如何破除目前被美国、日韩所把控的核心供应链所造成的制造和研发的局限,才是当务之急。
例如,美国高通垄断了高端芯片和3G、4G技术的专利,三星、LG和JDI等日韩厂商,基本垄断了全球手机屏幕的供应。一位IT评论人在对《中国经济信息》分析时称,以苹果新款手机拟用的AMOLED屏幕为例,基本都是源自三星。而与此同时,三星自身也是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者,在产能供不应求的前提下,势必会考虑自己以及像苹果这样的大供应商。可想而知,国内厂商能获得的量也就捉襟见肘了。
“一块屏幕占手机总价的半壁江山”“十个黑科技也比不上骁龙835”“不管你新品发布得多早,都不会有现货”,上述IT评论人士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颇有情绪地做出这些论断,在他看来,当下这种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至少在2020年之前都难以根本改善。
而对手机制造市场而言,目前仍处在残酷的军备竞赛之中,谁也不肯在硬件PK中落于下风,均在仰人鼻息,寻求国外供应链的大力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并购或者是一种出路。通过国内大财团、资本的联合,对拥有专利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的国际厂商进行并购整合,最终实现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在这方面,台湾鸿海就走在了前列,其通过收购处于困境中的夏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悉郭台铭目前正联合财团试图收购日本东芝,如果成行,或将改变日韩主导的格局。
解决中国手机制造困局的第二种途径就是自主创新与研发,这也是最艰难却又不得不为之的一步,既需要国家战略予以推进,也需要本土品牌们共同发力。
“目前国产品牌之间的竞争风气不是很好,同质竞争、恶性竞争普遍存在,这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上述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的IT评论人士认为,很多本土品牌的新品都是以其友商为靶子,目光非常短浅,中国制造要想走出去,真正需要PK的是苹果、三星这样的大品牌。
但客观来说,即使是走出去的部分品牌,多数也是在徘徊在国外大品牌所不屑的中低端市场。除了价格之外,我们的本土制造还没有显露出更多的差异化和比较优势。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