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记忆体产业,进入台、美联军时代。美光出资千亿元,拥抱台湾记忆体产业,抛开中国追兵,抢食未来 3 年大成长,这将影响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工作和机会。
为了这一天,美光执行长邓肯(Mark Durcan)已经准备了一年。12 月 12 日,他踏着愉快的脚步,踏进桃园原华亚科的厂房,几天前,华亚科的标志旁,早已立起全新的美光招牌。
“台湾是我们最重要的 DRAM(动态随机记忆体)制造基地”,这句话,邓肯过去一年已经讲了不只一次,为了这桩美光在台最大规模、高达 1,325 亿元台币的并购案,他今年频频穿梭在台、美之间。
当中国积极投资记忆体产业,拚命向美光招手时,美光却选择投入巨资、把台湾打造成美光的 DRAM 旗舰基地。
DRAM 是为美光带进近 5 成营收的重要产品项目,美光在全球 DRAM 产业市占率达 20%。美光每生产价值 10 元的 DRAM,就有价值 7 元的产品是在台湾制造,台湾早已是美光最大 DRAM 制造基地,2015 年相关营收达 607.62 亿美元(约 1.9 兆元台币)。
虽然茂德、力晶等台湾公司淡出标准型 DRAM 市场,但美光逐步接手原有的台湾 DRAM 厂,目前台湾 DRAM 月产能仍高达 65 万片,是全世界仅次于南韩的重要 DRAM 生产基地。
美光每次都买在低点
投资台湾逾 3 千亿 持续加码
邓肯宣布美光未来在台湾的投资计划。这一刻,美光不只拥有位于台中、原属瑞晶的一座 12 吋厂,又多了两座华亚科的 12 吋厂,还可能在台湾兴建封测厂,美光在台湾的投资总额已超过 3 千亿元台币,而且还在持续加码。
未来,你要投资台湾最大的 DRAM 供应链,就要到美国买美光的股票。邓肯从美国爱达荷州波夕市的总部下令,在地球另一端,台湾的 DRAM 基地就会全速运转,为美光生产最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
现在,全世界记忆体产业只剩下 3 大势力:南韩的三星、海力士和美国的美光。业界评价,美光精于拿捏并购出手的时间,每一次都能买在低点。
2012 年 2 月,日本尔必达破产,5 个月后,美光才宣布用 7.5 亿美元(约 240 亿元台币)买下尔必达百分之百股权,美光市值随即从 60 亿美元涨到 360 亿美元,还取得尔必达研发出的 20 奈米铝制程技术,成为美光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技术。
美光入股华亚科也是如此,2008 年,当时即将破产的德国奇梦达公司,把手上 3 成华亚科股权转让给美光,美光再一次买在低点。
这一次,华亚科股价表现亮眼,为何美光甘愿捧大钱上门?
邓肯在公开声明中指出,“购并华亚科将为美光带来财务和策略上的显著效益”。一名业界人士观察,“美光在全球投资 DRAM 厂,只有在台湾最赚钱。”摊开美光和华亚科去年年报,华亚科去年的毛利率高达 34%;美光做为技术母厂,毛利率却只有 20%,购并华亚科马上就能提高美光的获利。
更重要的原因是,IHS isuppli 分析师麦可(Mike Howard)观察,这是因为记忆体下一波大行情要来了,“DRAM 沉寂多年之后,现在正快速成长!”他曾是美光员工,他进一步分析,DRAM 行情今年 6 月出现一波大涨,主因是来自中国的手机及云端伺服器记忆体需求大增,连老 PC 都开始出现新需求,“这波需求可望持续好几年。”他分析。
购并华亚科的精算
获利马上拉高 打造旗舰基地
另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是,现在中国正用资金、市场等诱因,吸引全球半导体产业投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多次希望购并或取得美光技术。但美光为何选择和台湾合作?台湾未来在美、中、韩竞争的记忆体产业里,又能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