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启动扩张策略 中芯国际未来的路应如何走?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
[来源]:中国电子报
[点击率]:3102
【导读】: 中芯国际自2011年新的领导班子接手后,采取稳健发展策略,坚持“一切扩张与自身的能力及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原则。对此业界总体反响良好,认为中芯国际采取稳健的发展策略是成功的。具体表现为,其已经连续1...
中芯国际自2011年新的领导班子接手后,采取稳健发展策略,坚持“一切扩张与自身的能力及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原则。对此业界总体反响良好,认为中芯国际采取稳健的发展策略是成功的。具体表现为,其已经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不管如何,作为一家企业要实现盈利是天经地义,才能谈得上未来的发展。然而,近期中芯国际的策略有了大幅转变,是什么因素使之改变?未来应当怎么做呢?
启动扩张策略的诱因
近期中芯国际突然开始大举扩张,这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如2016年中芯国际的投资由以往的每年5亿~10亿美元,扩大到25亿美元,此外还将在上海开工新建另一条12英寸生产线,制程为14纳米及以下,月产能7万片,总投资高达675亿元;天津的8英寸生产线,产能由4.5万片/月,扩大至15万片/月,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8英寸生产线;将在深圳新建一条12英寸生产线,预期目标产能达到每月4万片。
引起中芯国际再次启动扩张策略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其中有内在的动力,如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销售额国内市场的占比达到50%,以及2016年销售额增加27%,达到28.5亿美元,加上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公司内部有信心继续向上冲刺。
同时存在外部压力。中芯国际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与台积电之间的技术差距拉大,以及中国半导体业“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要实现14纳米制程量产,尤其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推出后,中国半导体业从整体上有一股积极向上冲刺的态势,也推动中芯国际尽快跟上步伐。也就是说,同时兼顾产业发展与企业生存两个方面的需要,是中芯国际再次启动扩张策略的主要原因。
那么,中芯国际启动此次大幅扩张策略的信心来自哪里呢?首先,中芯国际是国内芯片制造业的领头羊。中芯国际的技术能力与实力当之无愧。根据拓墣研究所的数据,2015年中国本土前五大晶圆制造企业的营收表现,简单地把销售额除以该年晶圆投片量(依8英寸计),中芯国际每个硅片的平均售价为721美元,华力微为661美元,武汉新芯为341美元,华虹宏力为464美元及华润上华为425美元。由于产能利用率及良品率等不同,以及12英寸与8英寸生产线的产品不同,这样的比较不是十分科学。但是可以确信中芯国际的能力在国内是最优秀的。
其次,中芯国际股价大幅上扬。作为一家上市企业,近期中芯国际的表现初步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它已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以及它的美国上市股价,已由2012年5月时的每股1.47美元,上升至近日的6.3美元,几乎上涨400%。
再次,中芯国际2020年有望进入全球代工前三。据IC Insight的数据,预测中芯国际于2016年的销售额可达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如果依据“十三五”产业规划的要求,年均增长率达到20%,可以计算出,2020年时中芯国际的销售额应该可达59亿美元,所以进入全球代工排名第三的希望是很大的。
最后,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充效果明显。观察2016年中芯国际销售额的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产能利用率近100%。汇总中芯国际发布的信息,2015年第四季度的月产能为28.425万片(以8英寸计),而在2016年中芯国际显著地改变策略,采用扩大投资至25亿美元,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月产能增加至36.775万片,增幅达29.3%。由此表明,中芯国际在2016年销售额的大幅增加27%,主要是由产能扩充的结果,实际上它的芯片平均售价(ASP),几乎没有变化。
因此,现阶段对中芯国际而言,可能扩充产能是提高销售额的有效方法之一,销售额的提升将有利于中芯国际的折旧能力提高,可以使其负担更大的投资。
未来应聚焦什么?
依IC Insight的数据,2015年每个8英寸晶园的代工平均销售额计,台积电为1341美元,格罗方德为1037美元,联电为757美元,中芯国际为741美元。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台积电实在跑得太快,遥遥领先。如2016年第三季度,它的销售额达82亿美元,其中16/20纳米占销售额的31%,28纳米占24%。这导致台积电代工晶圆价格相比中芯国际高出80%。然而,中芯国际与联电相比几乎相当。另据报道,联电在2016年第三季度,28纳米占销售额已达21%,并预计在第四季度,其HKMG制程将占28纳米的70%。
这些情况都要求中芯国际采取一些策略上的改变。中芯国际应采取哪些策略呢?第一,实施差异化策略,主攻成熟制程。笔者有个不成熟的看法,中国芯片制造业与对手拼投资、拼先进工艺制程等不会占优,然而一个企业必须要有特色,才有竞争实力。从全球代工的第一阵营分析,台积电跑得实在太快,即使是位居第二和第三的格罗方徳和联电恐怕都无法跟上。但是IDM厂三星与英特尔跨入代工行列后,由于它们的技术能力强大,资金充沛,仅是代工经验尚显不足,早晚它们将构成对于台积电的威胁。而中芯国际的实力,目前可能尚不及联电,所以从扬长避短的策略去思考,应该首先争取在成熟制程中超过台积电,争取成为全球第一。因为在成熟制程代工中,台积电与中芯国际相比拚,由于它追求的毛利率近50%,并不占优势,而且这也不可能是台积电的“主攻方向”。
从8英寸代工产能比较,现在台积电的月产能是45万片,而中芯国际是18万片,两者差2.5倍,而从12英寸计,目前台积电的月产能约是100万片,而中芯国际才7万~8万片。不过要注意现在的代工制造商都要跨界后道封装,进行2.5D及3D的集成,显然此方面台积电已经走在前列。当然,中芯国际也不甘落后,已经与长电合资在江阴成立中芯长电。
第二,应当追求产业利益与企业生存同时兼顾。中芯国际已经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这与它执行的稳健发展政策是分不开的。如今要改变策略,大幅的增加投资、扩充产能,这是一个十分不易做出的决定。因为其中存在很大的风险。然而放在中芯国际面前的几乎都是“两难”选择,包括产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企业跟踪先进制程与实现盈利之间的矛盾等。
由于中国半导体业的特殊性及独特的地位,站在产业利益方面,一定要继续跟踪摩尔定律,包括开发14纳米及以下工艺,所以近期中芯国际在上海新建另一条12英寸生产线是完全必要的。因此现阶段的中芯国际必须要“两手抓”,一方面要新建能满足2020年实现14纳米量产的生产线,以及逐步扩充28纳米生产线的产能;另一方面要务实地积极扩充8英寸,满足成熟制程需要。因为只有销售额迅速提升,才有希望平衡折旧金额加大的挑战。
第三,切忌跟风,稳健的财务策略是根本。中芯国际之前曾有过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发展的经历,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如今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声势造得很大,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纷纷计划上马12英寸生产线。此股风潮并非都是理性的。但是站在中芯国际的立场,一定要把心沉下来、不跟风,认真对待股民的期望,坚持之前的成功策略。投资要与自身能力及市场需求相匹配。因为投资的风险很大。其中一个方面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一定会受到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对于先进制程的技术难度要有充分的估计,通常一条生产线产能爬坡周期会很长。所以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要有自己的主见,切忌冲动。其中新建生产线的厂房可以先行,然而设备的安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与自身的能力,逐步扩充真正有效的产能。其中一切的关键是要加强研发的投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在实现28纳米量产后,提升占销售额之比,并在14纳米FinFET技术上有所突破,才是硬道理。
第四,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正在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我们的对手暂时不能理解是正常的。因此当中芯国际在北京与上海分别高调新建先进制程的生产线时,外界的反应不太可能是积极的。同时由于中芯国际的异军突起,可能会改变全球代工的格局,势必会引起某些国家与地区的强烈反弹,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在,全球代工业竞争已经打到我们的家门口了。作为中国芯片制造业的标杆,中芯国际肩负的担子与责任十分光荣与艰巨。尽管此次策略的调整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来之不易,相信中芯国际有能力在转型过程中不断调整,为中国的芯片制造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中芯国际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从理论上是清楚的,然而实际当中的执行十分艰难。能够走到今天这个程度已经相当成功与不易。然而由于中国半导体业的特殊性,注定中芯国际要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而且这条道路一定是曲折的。别人成功的经验几乎都用不上,所以关键是要自身过硬。能够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固然是大好事,但是非常可能让您踩的不是肩膀,而是“一块砖的高度”。因此只有加强研发、加速研发,让自身真正的硬起来。具体来讲,应用集中人力与财力,用3年到4年的时间,把28纳米的性价比做到接近于台积电第四代28纳米的水平。
全球代工的竞争十分激烈,除了老对手之外,三星等新对手也很难对付。之前是16纳米与14纳米之争,如今已经延伸到10纳米,甚至7纳米,实际上工艺技术的推进步伐并未放缓,对手们已经赶上每两年前进一个制程台阶的进度了。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
如果你对资讯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前往反馈平台给我们留言。
【我要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