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呼吁配套政策
尽管此次电价下调可有效缓解新能源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的问题,但对新能源企业影响较大,特别增加了光伏电站投资者的盈利压力,新能源企业也纷纷希望得到配套的支持政策。
高纪凡指出,电价下调不应该是断崖式的,应该每年以8%到9%的幅度持续匀速下调,这样企业会有一个明确的投资预期,平价上网的目标也能实现。“除了电价,还要建立配额+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高纪凡认为。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则公开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累计达到550亿元,原有的补贴模式难以为继。决策部门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关于产业发展未来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遇到了现实的挑战。
李仰哲指出,通过市场进行竞争性配置光伏资源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并透露正在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并逐步调整现有的补贴模式,即要把目前的固定电价逐步转变为定额补贴。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则在2016中国光伏大会上透露,未来将推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与相关投资、金融、财税、应用等政策加强联动。在继续统筹资源支持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同时,将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提升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民用设施、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水平。此外,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产业体系,强化标准监测和认证体系的建设。破除国内光伏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