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时代的到来,作为能源操作系统的核心单元与系统智能化的主要调控环节,储能被日益重视并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年,储能与分布式能源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百大工程项目;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储能首次被明确为“9个重点创新领域”和“20个重点创新方向”之一。
总体而言,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市场初期,各项技术、应用和市场机制都有待进一步的创新与突破,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储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谓在困难中探索、前行。
在具体项目应用中,储能系统的经济性、稳定性与安全性,政策环境不健全导致的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以及工业接受程度等问题仍然是目前储能规模化应用的难题和挑战。作为企业,如何实现储能系统在应用中的技术创新、提高储能技术稳定性、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储能转换效率等仍然是目前努力的重点和关键。
索英电气的创新与探索
目前储能在中国市场的热点应用集中体现在光伏电站配置储能、风力发电配置储能、电网辅助服务(调频)、无电地区微电网、商业楼宇增容、电动汽车充电站等领域。
作为目前微电网储能领域应用行业累积交付项目最多、累计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凭借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索英电气储能系统在风电场、光伏电站储能、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电力输配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先后作为国网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6MW/16MWh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和2MW钛酸锂调频系统、国内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光储离网电站之一、国内最大的光伏配储能电站等大型项目的核心供应商,为新能源示范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储能系统的具体应用方面,索英电气聚焦自己的核心优势,从多个大型项目的系统设计和运营中汲取经验,并将经验反馈于技术研发与系统设计中,在多个储能应用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与应用创新。
在大规模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我国新能源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风光资源富集区远离负荷中心,当地电网无法全部消纳;伴随着我国用电结构的变化,对调峰/调频电站的需求日益强盛,这种需求在我国西北部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2015年,索英电气联合青海时代新能源建设的15MW/18MWh的储能系统就是上述问题的解决典型。该项目地处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是格尔木大型光伏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地广人稀,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使得储能成为电力供需不平衡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经过对青海地区光照条件、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及光伏电站并网接入容量限制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锂电池储能系统特性,索英电气为光伏电站配置了30%功率容量,配置1.2~1.5小时锂电池储能系统,以综合实现提高光伏电站接入量、调峰、平抑波动以及跟踪计划出力等功能。该项目建成后,光储电站将具备调峰/调频能力,在电网输送电力的高峰期,或阳光照射充分、自身负荷较低的情况下,可将光伏发电电力储存在储能系统,在适当的时间,供应自用或输送电网,减少调度压力,降低光伏电站发电对电网产生的冲击。该储能系统的成功应用,为解决我国日趋严峻的“弃光限发”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为我国探索和创新荒漠化治理开辟了新途径。
在无电地区大型光储微电网中的应用
边远地区地广人稀,远离大电网,供电困难,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供电是最佳选择。
索英电气积极探索储能系统在无电地区微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于2013年联合中能华辰在青海省杂多县建设的3MW大型离网光储微电网系统,即是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的重点项目。
该项目是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2012年“金太阳工程”的重点项目,电站由3MWp光伏、3MW/12MWh的双向储能设施组成,系统不含任何火电或水电机组,仅以光伏发电为能量来源,完全由储能变流器作为电网支撑,向杂多县新县城配电系统供电;系统运用6台储能变流器离网并联,实现了在无大电网支撑下多台储能变流器并联、光储互补协调控制的技术创新;储能系统在保障供电功率平稳和夜间正常供电的同时,也避免了独立光储系统的弃光、断电等问题,实现了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发电效率。
该项目建成后,电站年平均发电能力为500多万千瓦时,基本能够满足新城区公共及居民用电需求,对进一步改善县城多年来用电吃紧的局面,完善该县供电网络、改善民计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杂多县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