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哈耶克的观点,在历史长河中,一个民族的文化通过保持、选择和变异不断演进,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正式的制度(法律、组织章程等)与非正式的制度(行为规范、道德、习俗)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规则体系,对稳定人们的行为预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还影响民族心理,决定人们的情感定势。葛树荣、陈俊飞认为,在德国制造的四个基本特征(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的背后是德国的制造文化,它包括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和厚实精神六个关键因素,而这些文化要素又与德意志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紧密相连。由于作为群体选择的文化演进与生物进化一样存在着基因复制(遗传),因此,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将继续存在下去,即便到了工业4.0时代也不会消失。
德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论述表明,德国模式是全方位的,而在工匠精神上体现出的民族心理与价值观对德国制造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扬工匠精神,德国是我们的榜样。
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起步较晚,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主要靠对发达国家成熟产品的模仿以及劳动力便宜的优势,以低价取胜,不仅能够为本国市场提供充足的、门类齐全的商品,而且成了“世界工厂”。
但是,目前这些优势在逐渐丧失,实现创新驱动的增长迫在眉睫。所以,我们首先要发扬的是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家要锐意进取,不惧风险,勇于创新。为此,需要有开放的市场、激励创新的产权和企业治理制度。但是,企业家好的想法需要通过训练有素的专业工人来实现,这就需要建立符合人才需求的教育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最后还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要在全社会恢复和挖掘中华民族踏实肯干的道德品质以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单有“学而优则仕”,还有“行行出状元”的老话,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鄙视身怀绝技的工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掀起过学技术、促生产的热潮,敬业、专注以及刻苦钻研受到提倡和赞誉,出现过勇于革新、发明了“倪志福钻头”的技术工人倪志福,以及经过几十年的经验摸索、能够在卖糖果中准确用手估计斤两的王府井百货售货员张炳贵这样的典型。现在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扭转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适应我国经济由以量向以质取胜转型的要求,让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在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以下任务:一是为企业家创造宽松的空间和法律框架条件;二是建立符合国家生产体系的教育系统;三是发扬自身的文化传统,使生产高品质产品成为社会习惯。
(小编整理。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