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东莞的经济形势备受外界关注。1月6日,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预计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80亿元,同比增长8%,已经完成年初定下的预期目标。
“在大环境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东莞取得这样的增长非常了不起,目前呈现出的指标都表现不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评价道。然而,在经济量增的背后,更多人关心的是其质的水平。
记者分析东莞市多个部门提供的数据后发现,2015年东莞市场主体增幅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提高,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明显,智能手机、机器人、电商物流产业增幅亮眼。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珠三角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莫安达认为,上述变化说明东莞经济出现了传统产业发展减速、新兴产业增长迅猛的“产业转换”,说明东莞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转型升级迈上一个新台阶。
市场主体总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其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增长的快慢、结构的优劣,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月7日,记者从东莞市工商部门获悉,在商事制度改革等利好背景下,2015年,东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2.3万户,同比增长7.7%,总量达到71.3万户。东莞市新登记企业5.5万户,同比增长20.4%,达到25.6万户,二者数量双双位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位。
注册企业数量增加,质量与活跃度如何?东莞市工商局负责人回应说,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3387户,同比增长66.9%,而企业的活跃度在90%以上。
记者注意到,在新增市场主体中,智能手机、机器人、电商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增速明显,新登记“通信设备”产业171家,同比增长16.33%;新登记“机器人”产业122家,同比增长134.62%;新登记“电子商务”行业3478家,同比增长85.1%;新登记“物流”行业2160家,同比增长21.76%。
2014年,东莞市市长袁宝成曾要求各个部门、镇街注意研究智能手机、机器人产业、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可能带来的是爆炸性的经济增长。2015年,上述产业均有不俗表现,或许可以成为管窥东莞经济发展的一个切面。
智能手机预计出货量2.6亿台
智能手机是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最具代表的领域。目前,在高端电子信息的智能手机产业领域,东莞已拥有华为终端、宇龙通信、步步高、欧珀、金立等龙头移动通信企业。
1月7日,东莞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公司OPPO智能手机销量或超过4500万台,比2014年增长50%。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公司不断挖掘用户的真正需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去实现用户的核心需求和基础体验的需求。
截至2015年12月底,OPPO公开的可查专利申请共647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有5030件,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7.7%。2015年度,OPPO专利申请公开量连续3个月位居国内申请人TOP10,且两次位居手机类企业第一。
根据东莞市经信局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1—10月,东莞智能手机产量1.4亿台,同比增长32.6%,占全省手机产量的20.7%,占全国手机产量的10%。经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东莞智能手机产业链趋于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国内最强,龙头企业自主品牌实力增强,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东莞智能手机产业不仅规模大,还表现出增速快的特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出货量超过2.3亿台,占全国约50%,占全球约17.7%,总产值超过1800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0%。经信部门预计,2015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2.6亿台,总产值超过2100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15%。
“智能手机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其规模相应依然可观。”莫安达分析说,过去一年手机产业内部也出现了优胜劣汰现象,但东莞智能手机基本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条,硬件制造及整机制造占整个手机产业产值的99%以上,可以带动元器件、配件等行业的增长。目前,东莞已经形成以整机生产制造为主,元器件和模组、电池、周边配件三个行业为主要配套的“1+3”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东莞为推动智能手机的高端发展,强化了政策创新,对智能手机企业在创新、产业用地、土地价格、税收减免、人才扶持、一对一帮扶、机器换人等方面给予了多方位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有利于发展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2015年,东莞印发了《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