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版工业4.0面临诸多掣肘
“工业4.0”的概念从德国迅速传播到欧洲,并开始影响世界各地,但从另一方面讲,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本身拥有深厚的工业基因和传统,在下一次的“工业革命”中必然占据优势,况且LED产业本身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并不成熟,因此,实现照明行业的工业4.0升级,也面临诸多掣肘。
姚怀举认为,照明行业朝着理想的工业4.0方向发展有难度。他表示,“影响照明行业4.0升级的障碍主要是大家的认知还不够。困顿在低价的泥淖中依然不能自拔,更遑论整体的转型升级”。
许文松表示,众多照明企业在通往工业4.0方向上路上普遍遇到两大难题,市场需求和成本高企的矛盾;企业规模、人员素质和资本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如何去解决,解决好了,照明企业才能在工业4.0的方向上迈进一步。
浙江中大元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工业设备事业部总经理王健的观点似乎与许文松先生一致。他表示,虽然工业4.0正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新一轮的冲击,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也悄然改变半导体照明企业竞争格局。然而,目前LED照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购买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需要前期较大金额投入,大笔资金投入也会直接制约扩大产能和自动化智能化制造转型升级。
如何驶入照明转型升级快车道?
那么,国内照明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可以做到那些?
许文松表示,所谓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三大黄金准则,即精准选择细分市场和产品定位,充足的资本以及持之以恒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一方面,当下照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物联网下,照明早已被置于智能制造与智能照明的风口。针对这两大形势,三星LED中国总经理唐国庆曾表示,“在现在经济形势下我们不仅仅要谈4.0,而且更要谈怎么样活下去。现在LED产业竞争太激烈,大家要考虑的是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精彩,而不能只是靠一味地降价来竞争。传统的LED生产标准化的产业模式追求规模效应,这是一个大众和小众的关系,大众化的产业可能更适合工业4.0,从企业的选择上来讲,像球泡灯、平板灯一类的可能做成信息化智能化更有需要。而且在领域、产品、分工、服务、渠道方面的细分,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虑。”
工业4.0下,照明人是“赶潮”,还是墨守当下,许多照明企业家必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杭州庄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峰曾说过的一段话或许也道明了当下照明人的心声,“作为照明人,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虽然目前行业竞争进入白炽化,企业发展处于浮躁期,什么都想做,要做的变化又太快、企业资源跟不上,上市的上市、融资的融资,看看别人都在挣大钱,唯独自己挣不到钱,处于矛盾、纠结之中,是扩大生产还是走着瞧,很难下定决心。其实,我们现在处于LED照明1.0时代,LED技术还处于快速发展与变化之中,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我们需要在LED照明2.0时代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并需要为此做些什么”。
事实上,与之相呼应的是,国内版《中国制造2025》细则已然出台,亦与工业4.0浪潮一脉相承,不管是主动亦或是被动,LED人需要及早作出思考,浪潮之下国内LED产业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何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