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预计,中美两国2012年的增量仍然是旗鼓相当,大约都会在3GW左右。这一判断与另一台资券商永丰金控的预测相距不远,后者预计美国2012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为2.5GW。
不过永丰金控认为,尽管美国的光伏需求处于上升之中,而且美国也很可能会成为像德国那样的主要太阳能市场,但是这种增长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国的商业及公用光伏产业规模的增长前景未明,较大型的项目需要更长的时间,另外还涉及环保等议题,而一些项目的资金来源也受到大财团的限制。另外,考虑到选举年的不确定因素,美国太阳能方面的需求实际增长仍然有待观察。”永丰金控称。
该券商同时还担心,近期中美两国就替代能源方面出现的贸易战,可能会阻碍两国的光伏产业发展。
不过李敏认为这种担忧暂无必要。李敏说:“我认为目前不会打起来,因为太阳能市场并不是很大,目前最大市场仍然是在德国。”他说。
中国需求持续增加
除美日之外,在太阳能新兴市场中,中国的地位可能最为特殊。中国原本并非最主要的太阳能市场,但却拥有许多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公司。2010年十大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光板的制造商中有五家都为中国企业;世界超过50%的光伏板制造企业都建在中国。这些企业的崛起,为中国本身的太阳能电力需求提供了发展便利。
值得关注的是,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在“十二五”规划中还在不断增加。在今年3月公布“十二五”规划之初,中国政府原定太阳能市场要新增5GW;但日本地震之后,太阳能的新增装机容量则从5GW扩大一倍至10GW(至2015年)。2011年11月,又有消息透露“十二五”规划将再次提升2015年太阳能的新增装机容量至15GW。
根据《中国绿色科技报告2011》,虽然目前中国太阳能的每千瓦时发电成本比燃煤电站成本高两倍多(取决于太阳能电站的位置),但是这个成本下降很快,最新项目的上网电价已经降至不到1元/千瓦时。上述报告称,中国很可能会把2020年的太阳能规划提升至30GW。
李敏认为,2012年对于中国太阳能产业有一个好现象是,随着日本本国市场在2012年需求的增加,对中国厂商的竞争可能减少。
“日本市场相对封闭,外国厂商进入不容易,但其本国市场的增长将会吸收更多日本企业。对于中国厂商来说,这其实意味着国际竞争的减少。”他说。
专家对2012年的中国太阳能需求仍然谨慎认为,虽然新增的容量增长拉动作用会有,但毕竟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市场估计还会保持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