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狄更斯曾经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在2011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是恰当的。中国汽车工业从2001年“入世”后的十年间里产量增长近8倍,年均增长率为24.3%,2010年销量更是达到1826万辆,坐稳了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位置。而未来的三十年(2011~2041)将承载中国汽车强国的梦想与挑战。
成为汽车强国的最简单的衡量指标就是该国有至少一个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汽车工业史告诉我们,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的使命只能由本土汽车公司实现。谁将承担这一历史使命?
经济增长向来是经济学家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尽管流派、分析方法与模型各不相同,但是企业内生的微观基础可基本归结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部分。其中内生因素包含资本、人力、技术、知识和创新。外部因素包括全球及国家的社会、技术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因此,中国汽车的内生力,尤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内生力也必须从上述因素中寻找本源。
在微观层面,中国汽车产业拥有更为宽广的产品线,在逐步打造高端产品的同时,更是下探到了低速三轮汽车的市场,这与全球日益两极分化的市场存在着契合。从技术的角度,中国消费者的加速成熟推动着安全、节能与信息智能化的齐头并进。与此同时,国家出于能源战略与环保战略的考虑,通过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企业向新能源和电动车方向发展。因此,掌握这两大方向上的核心技术至关重要。
在中观层面,企业、行政与资本市场的三股合力将在未来的十年间联手推动重组、兼并、联合、剥离,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将会提速。另外,产业链的优化将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整个行业效率的重要方向。
在宏观层面,中国车市还将随着GDP的稳健提升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全球成熟市场消费者寻找新风格的产品,以及新兴市场需求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各级政府在汽车产业中仍将扮演主导角色,但是应该注意政策对企业行为的过度干预与政策扭曲。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将经历汽车出口、海外设总装厂、建立海外生产、销售体系的渐进过程。
在“取势”之后要“明道”,之后才能“优术”。根据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车企发展强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明道”,即战略部署。
品牌战略是重中之重。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中外企业的巨大差距并不在制造水平,而是品牌溢价。而品牌的打造周期以十年为计,新产品的打造周期以两年为计。因此,一个品牌的打造需要有超长期的规划,并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品牌战略努力。
产品与技术战略是支撑品牌战略的落脚点。对于集团公司而言,产品线可以通过并购实现,以顺应中国与全球多极化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均衡快速推出新品与扎实做好经典车型之间的矛盾。此外,在消费者需求与国家战略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也决定了企业近期与中长期发展的稳健程度。基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战略。
组织战略往往是汽车人所忽略的。从“一线”提拔上来的领导们往往重生产,轻管理。即使应政府要求开展兼并收购、整体上市等工作,但集团内并没有打造相应专业人才团队,并造成组织调整带来的巨大代价。在未来,企业应将组织变革作为企业优化结构、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
市场战略因车企而异。不同车企的发展定位不同,既可以全产品线地覆盖,也可以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有优势。殊途同归的是,企业要有远大抱负,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步规划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并分阶段实施。
回顾企业的内生增长要素,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从资本的角度,要避免不差钱的粗放式扩张,并因此带来规模不经济与精力牵制。从人力的角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卓越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根基是全员劳动素质的提高,企业家们不能忽略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
从技术的角度,最为核心的是在构建独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基础上突破关键技术,以避免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此外,构建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也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未来企业领导者与政府的肩上。国企的领导者们要有历史的使命感,放下浮躁的心态和大跃进式的粗放发展,用跨越任期的眼光,接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民企的领导者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应该以全球化的视野,把握长远目标。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避免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再创中国汽车的新历史。
而各级政府决策者们,应该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用超越五年规划的视野,展示大格局大方向。尤其应该避免政策间的冲突和“事与愿违”的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