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15年了 龙芯拿什么与国外芯片巨头对抗?
[发布时间]:2015年9月25日 [来源]:雷锋网 [点击率]:6105
【导读】: 也许是龙芯名称中的“龙”字,承载着太多国人的希望,自诞生之初就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龙芯是骗经费的项目,也有人说龙芯的科研人员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还有人说龙芯的科研人员“太天真”,是土八...

  16、关于自主可控
  自主,顾名思义,是自主知识产权,不需要给国外缴纳专利费,可以自由选择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
  以龙芯为例,龙芯可以自由扩展指令集,比如龙芯扩展了1014条向量指令,使龙芯微结构的浮点性能大幅提升,以至于都能客串DSP;
  从国外购买指令集授权的话,不仅要支付一笔授权费,而且授权到期要再购买一次,外商每一次更新指令集还要再购买一次。另外,还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不具备发展权,不能扩展指令集,只能按照国外巨头的划定路线图走,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可控,指的是芯片安全可控。无论是自主指令集还是购买国外指令集,只要是独立自主设计微结构,就不存在安全问题。
  但如果是购买国外微结构授权或者仿制国外CPU则存在安全隐患。因为买到的微结构若不是开源的,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就是一个黑箱;即使是开源的,光指令系统里的源码至少一两千万行,在完全吃透技术以前,根本没法保证里面没有安全隐患;仿制国外CPU很容易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无法识别CPU里的到底有没有后门电路。
  因此,要做到真正自主可控就至少要有自己的指令集和微结构,目前国内符合条件的只有龙芯和申威。购买国外厂商指令集授权,比如ARM指令授权,自己设计微结构,虽然无法自主选择发展路线,但是在硬件方面安全可控,而且依附于AA体系后,虽然会造成受制于人的情况。但可以不需要研发自己的编译器,可以兼容AA体系的软件生态,大幅降低研发的技术门槛、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在没有自己的体系可以依托或没有资本和技术自建体系的情况下,依附于国外体系,有利于市场化运营。
  购买国外微结构,比如ARM的A53或A57,集成自己的SOC,这种做法虽然能依附于AA体系,有利于市场化运营,能赚快钱,但既不自主,也不可控,而且在利润方面也被外商控制。因为在购买微结构要支付授权费,每生产一片芯片还要支付专利费。
  而且每个环节做什么,有多少利润,在AA体系中已经形成潜规则,国内IC设计公司依附于AA体系基本上沦为外商的马仔,这也是国内ARM阵营IC设计公司虽然营业收入不低,但利润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
  即使是国内IC设计公司营业收入排行第一的海思,在有母公司输血的情况下也曾经连年亏损,利润主要依靠华为搭载海思芯片产品的高溢价,而非在市场上直接出售芯片。

  17、总结
  龙芯课题组成立14年来,忍受着社会上的冷嘲热讽,用少得可怜的人力和财力研发了自己的loongISA,设计了6个微结构,研发了自己的LCC编译器,开发了自己的社区操作系统loongnix。推出了几十款产品,涵盖军用芯片、宇航级芯片、服务器芯片,桌面芯片,嵌入式芯片以及这些芯片配套的软件生态。构建了一个涵盖两三百家企业,上万名技术人员的产业联盟。而这一切都是一支只有400余人的研发团队完成的。
  相对于国内依附于Wintel体系、AA体系的IC设计公司在技术上和利润上都受制于人。龙芯可以自主扩展指令集,在发展方向上可以自主选择;在安全可控方面,可以实现从软件和硬件上同时实现安全可控;在利润方面,可以实现所有利润都留在龙芯构建的产业联盟内,国外厂商除非加入龙芯的产业联盟,给龙芯当马仔,否则无法分走一分一毫利润。
  下一步,龙芯将以“loongISA+LCC+GS464E等自主研发的微结构+社区操作系统loongnix+软件生态+产业联盟”为基础,力争打造自己的体系。若能成功构建自己的体系,该体系将成为继Wintel体系,arm+安卓体系之后的第三极,虽然弱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