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设备发展,电子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给电感器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此外,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使得电感器企业狠抓技术创新,希望将产业做大做强。
电感器行业数据报告调查
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电感需求量达到1505亿只,需求量同比增长32.91%,2013年达到1969亿只,2014年底达到2056亿只。其中,2013年中国市场对片式电感需求量达到1438亿只。2011-2014年中国市场对电感需求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97%。数据还显示,2013年中国电感器行业销售规模达到93亿元,2014年底近99亿元。
同时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电感器年产量将达到275亿只,其中,片式电感(包括片式磁珠)120亿只,固定电感器100亿只,SMD电感器50亿只,其他电感器及集成组件5亿只。
我国电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全国专业生产电感器件的厂家有400家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100家左右。
市场需求增长来源
我国的电感器件行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技术引进和高新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感器件产业迎来了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借助全国彩电国产化的强劲东风,部分企业率先从国外或我国港台地区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推动了电感器件行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而后,全球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及新兴产品的不断涌现,加之组装业向国内转移,以及国内近两年电子整机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在家电领域液晶电视的快速增长,笔记本电脑的产量上升,汽车电子领域的高档收放机、小型DVD、移动电视的发展,再加上通信领域的手机以及GPS导航系统的普及,这些已成为片式电感市场发展的巨大动力,其需求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将会越来越大,国内外市场将更加广阔。
片式电感器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小型电感器在手机、数字机顶盒、蓝牙耳机、液晶电视、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应用广泛,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插装电感器已不能适应下游电子整机的需求,而体积小、成本低、屏蔽性能优良、可靠性高、适合于高密度表面安装的片式电感在移动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高分辨电视、广播卫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逐步成为电感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
从国际范围看,片式电子元器件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台湾、欧洲和中国大陆等电子产品整机制造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国大陆片式电感及片式LTCC射频元器件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产业配套好、制造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
大而不强是通病
目前,国内片式电感生产厂商依然存在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因产电子元器件产品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小的中低端领域。我国绝大部分片式电感生产厂商目前瞄准的市场依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如DVD、PC、数字电视及MpgA伍问等一些较低档的数码产品,真正应用于通讯领域和汽车电子领域的不多,更不要说我们能否到国外去抢占利润率非常高而发展又非常迅猛的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市场。在国内市场,几乎所有的领先性电子产品(如移动通信)中所采用的这类基础元件基本上完全被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企业所垄断。于是我们国内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几家片式电感生产厂商,只好在低端市场上打起了异常激烈的价格战,造成在当前的良好发展机会下,利润空间却在日益萎缩。
在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片式电感器的市场价格持续降低,而来自产业链上游的威胁也日渐加重。原材料的成本成倍地上升,使片式电感生产行业呈现出“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综观世界,众多片式电感生产厂商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品价格以寻求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电感器件行业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原来规模较大的国有集体企业,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企业退出了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企业,有的进行合并重组,有的转换机制。
总的来说,我国电感器件产业大而不强,新型片式电感器件所占的份额较小。
狠抓技术创新
电感市场需求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将会越来越大,国内外市场更加广阔。因此,电感器件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引导全行业向生产强国迈进。
在技术上,我们要加快创新步伐,保障电感器的发展后劲。在常规固定电感器、叠层型片式电感器、SMD电感器、LTCC(低温共烧陶瓷)无源集成、薄膜电感器等方面开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逐步使产品向小型化、薄型化、高频化、集成化、高附加值等方面转移,使之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同时,在纳米磁性电感器件方面要拉近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在产业上,我们要走出一条又大又强的路子。当前,我国的电感器件生产企业个头小,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在市场、人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实现集约化生产,扩大产业规模,推进技术进步与升级。